• 3

漲價、跌價,跟原物料毫無關係,跟景氣也毫無關係。

NG.71R wrote:
09/Jun 產量 需求 庫存 (不加班,停產線)...(恕刪)


這個除了造成購買力下降,同時也讓需求進一步下降,工廠進一步停工裁員,會造成惡性循環的
這也是經濟大恐慌的1個主要原因

景氣差 和物價沒有關連吧
物價只和 有人買和沒人買有關係吧
賣不出去 庫存多 當然就低價出清
供不應求 當然沒有減價的理由
Lanxlot5475 wrote:單車的市場跟油價有關,也跟風氣有關,要怎麼預測,這就很耐人尋味了。...(恕刪)


樓主的上述說法 , 我倒是很認同 !
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09-03-27 22:06 。 累計停權次數 : 7
HenryV4 wrote:
重點還有1個,【購買...(恕刪)


購買力取決於物價指數與生產毛額。

簡單說就是"食物、衣物、居住、交通"四個主要指標的價格跟"收入"的差異。

賺的錢要夠吃,夠穿,有地方住,可以上班,才可能挪到"育"、"樂"這兩件事上。

有趣的是單車他可以卡進"交通"預算,所以在不景氣下他是有逆勢成長的機會。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常常在板上看到很多朋...那這跟原物料單價有關嗎?...(恕刪)


不是絕對有關.....
那只是商人操作市場價格的藉口罷了....

要貴貴你家的,老子不買錢放口袋我最大.......$$
至於單車會不會降價,現在單車店一家接著一家開,看著好了,台灣市場有這麼大嗎?
一定會降,或是變相降價搞個紀念款加值不加價的...
但至少在終端,以前的8-85折成交價一定會回來...
那些品牌的大佬們,所發表明年市場會更好的言論,小車換大車的言論,要聽的懂意涵,那主要是說給經銷商聽的,每年的新車發表會,會要求經銷商下訂,以便排明年的產量,以免到時後工廠一堆庫存! 市場不做大,經銷商敢訂車嗎?
所以市場操作會教育消費者,舊車零件升級並不划算,買一部比較好的新車才划算....
別忘了,車廠他們主要都是賣車獲利的,不是賣零件....當然要這麼教育消費者,否則大家車都買了,升級零件不換車,他們要賺啥?
shimano 今年雖然供不應求,卻也認為明年市場會消退,你說呢?
消費者若也去相信,那你真的就輸了,因為你認為貴的有理,只不過是市場操作成功了...
很多人一家大小買了單車一同運動,有幾人會去每台車都升級呢? 根本不會!大不了換換輪胎罷了!
常上01的許多人是單車愛好者或狂熱者,或碰到的都是車友,一台買過一台就會覺得很熱,但不表示市場真的這麼熱,每天都有好幾萬的車在開箱...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買好幾部車...
留意你身邊的人或同事就知道了,已經有些人買完車已經不騎了.....還升級?單車店也已經不是門庭若市了...去逛一下就知道了..
mastyx wrote:
不是絕對有關.......(恕刪)


有趣的是,即便因為單車熱,買車的人口減少,單車的售價卻仍不會全面下降。

因為車商就可以玩兩面手法。

例如你所提到的:許多人都只是換一組輪胎而已,我們可以依此作一個區分:

通勤級 / 休閒級 / 運動級 / 競賽級


退燒後,通勤級的車價會下降,但是相對他的配備也降低,對車商來說毛利不變。

休閒級的車子會受到單車熱的影響最大,但是最有可能的是減產。

然後運動級跟競賽級則完全不受影響,高檔車還是會一輛一輛的出,買的人還是會抱著現金等著入手。


是不是另外一個 M 型化又出現了呢??



但是不管如何,退燒的結果一定試車店減少,因為供過於求,不過廠商卻仍有相當的空間維持毛利。

至於騎車人口,我建議等到明年春天回暖了,再看看各大單車道的人數再來斷言不遲。

www.cycliving.com
mastyx wrote:
shimano 今年雖然供不應求,卻也認為明年市場會消退,你說呢?
消費者若也去相信,那你真的就輸了,因為你認為貴的有理,只不過是市場操作成功了...


我不是很懂你這段話的涵義。

是說你認為車子貴的很不合理?


我要闡述的重點很簡單:這世界上根本沒有"合理"的價格,看看油價就知道了,油價現在合理嗎?

經濟的根本就是供需,供需是沒有合理不合理可言的。



車子的單價也很簡單,只要有人要,價錢就是貴。

你如果還很用心的在觀察車店,這表示你常去逛車店,你只要關心車店、價格,就表示你有在玩,有在玩就表示還在熱,還在熱就表示他們還有生意做。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誰促成單車漲價? 當然是消費者促成的~
www.cycliving.com
Lanxlot5475 wrote:
...(恕刪)
誰促成單車漲價? 當然是消費者促成的~


說得很好
我完全贊成這句話
Lanxlot5475 wrote:車子的單價也很簡單,只要有人要,價錢就是貴。

你如果還很用心的在觀察車店,這表示你常去逛車店,你只要關心車店、價格,就表示你有在玩,有在玩就表示還在熱,還在熱就表示他們還有生意做。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誰促成單車漲價? 當然是消費者促成的~...(恕刪)


最近路過大台北某些店 , 沒看到什顧客...
說明:您已被停權至2009-03-27 22:06 。 累計停權次數 : 7
Lanxlot5475 wrote:
經濟的根本就是供需,供需是沒有合理不合理可言的。...(恕刪)


供需問題其實是最根本的,車廠的產能與市場的需求嚴重失衡,尤其特別是一些熱賣的車種,台灣人(或者說人類)的本質通常都是人云亦云一窩蜂的跟進,單車熱後車店如雨後春筍般的開了一堆,車廠的生產線並未增加且產量固定,而單車的產業多半是靠人力生產最多到半自動生產,亦無統一規格不似消費性電子產品一般,稍微copy一下或改個軔體(軟體)就又可以出來騙錢,然而景氣的寒冬來自於過多的消費,非必需品的低價策略造成供過於求,也是造成電子業崩盤的原因,原物料價格也是因供需問題而炒作上來,尤其自對岸辦完奧運後,其內需建設的題材已然泡沫化,鋼材的需求一夕之間下降並迴歸正常的市場機制就是一例。

我覺得單車熱要不退燒才可能讓單車價格下降,過去由於單車族仍屬少數,單車零件的開發成本自然提高,要維持工廠的正常運作自然毛利必須提高,當市場的需求量增加自然願意投入的廠商意願增加,當單車已然成為人們生活習慣的一部分,配合政府政策的提倡及軟硬體的普及,有了市場和競爭後才可能降價。

想想當年動輒50-100K才可購買的LCD液晶電視,在面板廠過度的生產後,有些已降到10k不到,不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