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note wrote:不了解這篇文章的目的...(恕刪) 因上班時間..所以回文會比較慢~也許小弟詞不達意.也沒完整表達~~樓上有車友提到~大部分參加近期的活動的車友.是為了自我挑戰而參加活動.相對的也不會太在意報名的費用!(我也是)但費用交了.希望可以得到一個比較安全的場地和服務~至於您說的義務性工作人員~小弟參予過..(美利達三坑活動....)希望那天受傷的車友不是您朋友!!(光等救護車就超過1小時以上)
如果樓主覺得好賺而且成本的計算式如此的簡單那有沒有考慮自己去辦開公司開工廠反正你很會算一定會賺很多錢心態要調整,循管道建議,甚至進入核心參與善意的建議比漫罵應該比較有效吧我想一開始沒有人就經驗豐富重點是一次有沒有比一次進步,檢討改進ps:常常看到發言一大堆,看到最後才說是開玩笑的真是無言!覺得看的人被"裝笑"上網的時間沒那麼多,想看一些比較建設性的討論麻煩要開玩笑的在標題就註明,不想看沒時間的就直接跳過
BB彈 wrote:如果樓主覺得好賺而且...(恕刪) 我想樓主並沒有那個意思我想他和其他的選手和消費者一樣 希望自己的消費有保障 參賽時可盡情發灰揮而不用單心其他可避免的外來因素而影響成績有感而發的文章 是可以理解的
benny1901 wrote:因上班時間..所以回...(恕刪) 抱歉,我也在上班,所以回文比較急促且無修飾,已修正,我並沒有說安全不重要,4000多人擠在小山路上,我也會擔心。我是說明,根據我今年參加的前兩場活動(300K及塔塔加),雖然主辦單位描述僅進行部分交管,不過,實質上一路上全是義工與警察在協助,裁判車、工作人員的機車,很頻繁的再巡邏,每個補給站都有救護車及護士協助簡易處理,並提供水跟餐包,大家都很在意選手的安全,另外,北部的協會大老遠跑去中部及東部辦活動,我想經費絕對遠高於在北部辦,300K時,一位車友在下橋時發生碰撞,血流滿面,現場有善心協助救援的車友,他們應該了解大會對掌控狀況急救護的時效,到了深夜,我看見尚未到達折返點的一位車友,一台裁判車利用車燈協助照明,在背後緩緩的護送他,真的一整個感動。塔塔加時,有車友遭遇落石,大會很快的就掌握狀況,在終點還有廣播,相信該協會與當地單位承辦的活動,遠專業於美利達針對普羅大眾的活動。那種大雜燴擠來擠去搶贈品龜速騎車的活動,才是真正品質該加強的活動,我從沒興趣參加。通常會受傷的,多是超車搶快、自己不小心的車友,而非大會沒做好防護,也希望那天受傷的車友不是您朋友。另外,許多發文的網友,似乎之前都沒參加過此類挑戰賽,僅報名武嶺跟200K,是不是參加過再來評論比較好?明天就要啟程,不去想怎麼規劃自己比賽計畫,卻去想主辦單位賺多少錢...
各位討論的大大與樓主 小弟想了解這次的活動 有無優缺點可供學術研究與活動舉辦之參考? 因為這麼龐大的人數 在寶島蜿蜒的山區與一般市民爭道的情景是否合宜?(因為看到新聞 好像有的被卡車還是啥? 擠的動彈不得??) 另外在補給站以及道路交管等等部份ok嗎? 感謝大大們分享~~~~~~期望台灣的賽事環境與遇賽/ 參賽民眾都能得到一個和諧的彼此尊重~~~~ 謝謝辛苦參賽的選手分享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