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牢騷:
畢竟用國驢卡不去玩還只想買黃金、買電器、修車、換現金等公務員惡名昭彰的鑽漏洞特長屢見不鮮,現在有效店申請限制較多,金子店、修車廠、電器行一個個被取消資格後,公務員務實的個性就轉向腳踏車、衣物、鍋具等具實用價值、號稱旅遊健身實則貼補家用的行為。換個角度想,這一波腳踏車風潮也許還真得感謝廣大的公務員國驢卡的加持,尤其在去年中隔夜異地的消費限制名存實亡後更是引爆公務員的買腳踏車狂潮,其實這對觀光業相當傷,卻好到兩大單車製造商及體育用品商。國旅卡失色,就如同此次稅改嚴重項富人傾斜一般,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hsiyen13 wrote:
有些人提到換現金等等...(恕刪)
看來內文只有我提到換現金,我來喇賽了。
您提到"為什麼公務員國旅卡就只能用在旅遊?過去可是有不休假獎金的喔",如果您是所謂由人民包養的公務員的話,這麼說就太令人寒心了,連基本的自省與良知都沒有。制度是要與時具進的,不能說因為時代的背景或政客為了選舉所衍生的產物要遺害後進,後人就必須接受。就像之前沸沸揚揚的檢討父債子還惡法般,制度不完美就該想辦法改進它,這原本就該是公僕的責任。
您文中提到公務員的部分讓我想閒扯蛋:
在工作生涯前後換了幾個單位,冷眼相看部分公務員的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性格,但不脫自我意識強、強烈的自我保護意識、小心翼翼的守著自己的象牙塔的範圍,表現出來的症狀就類似單車大頭症。
其實依台灣公務員這麼高的素質應該有比其他人更多的謙虛與自省,依現在的時機來講,光是做著等同一般私人公司文書行政工作的基層公務員就能領一般中小企業部門主管等級的薪水了,更不用題像子女不管念公私立大專院校幾近全額的補助,或遺害子孫的終身俸等,但是其實一般民眾也都感受的到在跟公家機關約聘僱打交道跟公務員的差別,至於所謂"負擔較重的責任"也許可以問問約聘僱或周遭的人公務員的抗壓性如何?循規蹈矩工作刑法於你何干?
也因為這些集體性格,讓公務員間的關係其實隔閡很深,尤其是私人領域範圍,約從十年前開始觀察到一種現象,我不曉得這個現象是少數還是警訊,就是發現退休的人幾乎都並不讓人懷念,退休的人也都急著切斷聯繫展開新生活,就是不相往來啦;才在納悶時又看到一個現象,這個現象好發在公務員世家,因為彼此對私領域都不熟,才在奇怪怎麼有人私人話題頂多是提子女或也是公僕的另一半,就是不曾提過他那公務員退休的父母,後來才輾轉得知這些人的父母在行動不便後都被送去養老院了,因為養老院全日照護1個月還不用2萬元,照護品質差強人意但延續生命能力特強,若終身俸1個月7萬扣掉2萬,每個月還現賺五萬,兩個就現賺十萬,生活品質還完全不受2老影響,真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若非養老院在老人自身問題時(疾病、自殘)聯絡家屬都相應不理,追到單位來,不然還真不曉得這醜陋內幕,而且據養老院工作人員說法,這些人對老人本身問題都不理不睬,一整年也難得看到幾次,但若是照護問題通知他們的話,如一些小外傷、瘀血之類的,呼先搶地的咆哮,深怕有人懷疑他們的孝心。這也許是終身俸制度遺禍子孫的的另一種方式,人心都被扭曲了。
依例要說,前面所提僅是極少數人的所作所為,我知道有許多公務員因為國驢卡的關係而有在注意單車版,期勉公務員對人事物要有獨立思考及引導向善的能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