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三鶯大橋是台北縣單車機慢車之恥......."沒機車道"沒人行道" 更沒自行車道..

新海橋也沒有車道跟人行道,
車道更小,每天走呀走...也習慣了...
不然還能怎樣?縣令一天到晚只會做秀,不做事,小老百姓還能怎樣?

別跟我說兩旁的狗屎專用道,那根本沒連接板橋市區...
平常小弟我沒事總會在鶯歌碧龍宮或者民合巷練練山路,貪圖便利而未戴安全帽(這是錯誤行為)

如果要經三鶯大橋往三峽鳶山或者滿月圓,一定要戴安全帽

因為三鶯大橋太可怕了

除了砂石車超多之外,橋的兩邊各有一座加油站,常有駕駛逆向違規迴轉,還有急轉彎加油,不然就是排隊洗車而

佔據慢車道,搞的駕駛朋友鑽來鑽去眼睛不睜大點,就會發生憾事

搞不懂,500m內竟然有三家加油站,其中兩家設在橋頭和橋尾(同一方向)
每次經過三鶯大橋時總覺得怕怕地~

都叫女王騎在前面且加速通過,

總之,停留在橋上時間越短越好~
七月開始騎車到現在~~我大概每個禮拜會有三四天騎去鶯歌車站搭車~

感覺大家在橋上和單車是越來越有默契了...

目前的感覺是:

砂石車速度有比較慢的感覺(還是有飆仔啦~~~)

公車和通過的時候開始會有輕叭一下(當然還是有呼嘯而過的貼貼車)

汽車有些會比較靠中線行駛

目前還是機車比較難找到彼此的默契, 畢竟機車數量也不少,同時他們也會被大車壓擠,速度又快.......

.................................
.................................
希望這些不要只是我的錯覺~~~~~
不能拆...這橋不能拆啦!
騎三鶯橋不但能練腳力(因為一上橋就會想騎很快..),還能訓練應變力(砂石車.公車.汽車.機車都會跟你爭道..),還能讓你強化平衡感(三鶯橋上的風是出了名的大..),騎慣了河濱公園自行車道的車友,一定要來體驗一下喔.....
印子 wrote:
不能拆...這橋不能...(恕刪)


真悲哀阿.....搞到上橋朵大車是要訓練腳力與平衡感....

原來台灣想成為體育大國是用這種方式在訓練老百姓...

不知道中華台北隊何時有機會可以參賽奧運自行車賽喔....

真是大有為政府........
腳踏車騎在橋上的人行道是不對的?
那我每次騎城林橋
大家都是牽到人行道上騎
感覺真的比較安全阿
真的是超危險的啦
上次在往三峽方向...
還遇到重車犛田...還是連兩台...
還好那時我還沒上橋...
不然...
jscola wrote:
以之前驗收經驗,驗收人員只是拿竣工圖到現場量測是否與圖面相符
好一點的則是拿設計圖來驗收,比對未相符處是否有辦理變更設計
...(恕刪)


拿設計圖去驗收就更外行了,施工是由廠商依據設計圖畫施工圖,經原設計單位審核後,就是依照施工圖施工了
要拿最後修訂過的核定版的施工圖去驗收才對,而竣工圖原則上也是依照施工圖來畫的,拿竣工圖驗收也並沒有什麼不對.
HenryV4 wrote:
拿設計圖去驗收就更外行了,施工是由廠商依據設計圖畫施工圖,經原設計單位審核後,就是依照施工圖施工了
要拿最後修訂過的核定版的施工圖去驗收才對,而竣工圖原則上也是依照施工圖來畫的,拿竣工圖驗收也並沒有什麼不對.

您說的沒錯,那是標準作業流程
施工圖之用意,主要是彌補設計與施工間的落差
以建築工程較為常見,例如外牆及水電圖套繪
土木工程大多已把大樣圖繪於設計圖內
有些重大公共工程甚至會要求要相關技師的簽證
或於圖說中註明部分須繪製施工圖報請備查
實務上現在已鮮少在繪施工圖(純個人經驗)

而竣工圖是以設計圖為基準,配合現地繪製以避免圖地不符
實務上不會重繪,而是拿設計圖(電子檔)來修改,再重新出圖

驗收作業確實應以竣工圖來作為驗收準據
之前說到拿設計圖去驗收,是說明不清造成您的誤解
小弟原意是指拿設計圖與竣工圖一起與現地比對
若有差異處,再行查看是否有經過核定辦理變更設計

若您實務上(非建築工程)有遇過完全依照標準作業流程來走的
真的要恭喜您,工程期間雖然累,但相信可以學到的東西不少
小弟實務上還未遇過依照標準作業流程來玩的(不管是巨額還是小額)
倒是看過開工3天就報竣工(工程費1000萬UP新建工程)、還在設計階段卻已完工的

以上若有錯誤或不周延處,還望海涵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