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路上騎550CC以上重機的騎士,在路權開放後,我們開車的經常會在高架橋上與他們擦身而過,我會經常觀察他們的"服裝"。
大多數的騎士,即使在中午大太陽下,都還是會穿著所謂的重車專用"防撞衣"。各位去觀察那種防撞衣就知道了,背部有隆起(保護頸椎及脊椎),所有手腳的關節部份都有突起的保護墊,手套上的關節處也是,然後全罩式的安全帽是一定要的,甚至現在的防撞衣還有發展至有內建"安全氣囊"的,以保護在摔車的或是撞擊的瞬間身體等於被擴張開的氣球所保護住。
OK, 那輕型機車呢?
各位若是去看各種125車款剛出來時的廣告,不論是找明星代言或是車手代言,都是穿著"全幅武裝"的防護裝的,而是大家買來後認為僅用來代步,所以穿防護裝太跨張,所以都是一般衣服就騎出了。
結果呢? 一般衣服騎機車摔車後,姑且不論直接頭部撞擊受傷(有戴安全帽的狀況下),經常是內障受傷,或是皮內被削掉!
試問,皮肉傷雖不死,但是在水泥地上摩攛見骨的這種皮肉傷可是要讓你終身痛苦的。
唉,更別提腳踏車了,我不太敢想幅騎腳踏車在公路上的危險性有多大,我只能說: 騎車的人要自已小心,不但小心自已騎車,更要小心別種車輛不小心撞到你時,你的摔車會不會造成永遠沒有辦法迷補的遺憾。
我很喜歡騎車,但是我不喜歡在公路上騎車。我只喜歡在假日時與家人在河濱公園租公有腳踏車,而且只在公園區內騎在目行車道上,為的就是怕其他車種的干擾或是威脅。
至於騎車上下班一事,那更是危險,大家還是能免則免吧。
下午騎機車經過美術館
看到一個騎著跑車的車友好像在練迴轉數
一看就知道他很累
但是他的位置也太.......他騎在機車道正中間
由於路肩是停車格
當時速度也不慢 已經有四十以上了
他這樣騎真的擋到機車行進的空間了
就當我要騎過去從單車車友旁邊會車
瞄一下後照鏡
左後方就剛好突然有一台汽車很快速地逼近
所以我就朝單車那方向靠了很過去
可能那位車友會感受到一些威脅 一點不禮貌
但這不是我的錯
因為機車道右邊還有空間 是他自己佔了正中央
就算你說是踩迴轉速很累 但這也不能當做藉口
不然就跟把馬路當作自己家的健身房一樣的道理了
可不能這樣把機車騎士的安全犧牲掉
分享經驗給大家
要上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不要認為單車最大
能閃則閃 多靠邊對自己好也對他人好
過紅綠燈的時候,尊重對方路權,所以停下來等紅燈.
山道奔馳時,因為山道不是賽道,更不是獨佔道路,對向車也有行駛的路權,所以盡量保持自己的路線及速度.
超車時,看一下被超車方的路線,並出聲告知後方有來車(自行車很安靜,不像機車有引擎聲,有時候因為不知道後面有車,龍頭扭一下就撞到了),路線超不過去也不要勉強,忍一時海闊天空,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意外.
個人覺得騎車也是一種溝通, 如果溝通不良造成對立, 自然就會出現意外. 多傾聽對方的動作語言, 瞭解對方動作意向, 並適時告知自己的動作意圖, 建立良好溝通方式, 自然就不會遇到問題.
個人淺見供大家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