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次連續騎 50km 以上屁屁會痛, 那就是用 "坐" 的,用 "靠" 的, 屁屁所承擔的重量會小於身體全重的 1/3, 手與腳會分配到較多的重量.新手如果正確用 "靠" 的, 手腕與上臂肌肉會覺得酸. 但一段時間的訓練後, 手臂會變壯, 也不覺得酸了.一般人用 "坐" 的, 適合休閒路線, 如果是騎長程, 用坐的話, 屁屁很難不開花.而且男生會更有感覺, 除了屁屁的坐骨會酸痛外, 會陰部長時間壓迫下, 那種痛只有男生能體會.我騎過其它車友的車, 發現他們的座墊已被座到翹起來了(前高後低, 肉眼會覺得是平的, 要坐坐看才知道),重心很容易就往後移, 屁屁承受最多的重量. 長程騎下來, 不痛才怪.如果你騎不到50km, 那就不用太計較坐或靠,如果你能一次破百, 那你應能體會我想要表達的意思.參考看看吧
意思應該是這樣詮釋,屁股這麼大,坐墊那麼小,不是拿來靠,不然要坐,不會去家裏坐,幹嗎要騎車,躺著不是比較快活嗎,不過有的坐墊真的是競速專用,特別小,不適合一般休閒騎或不平的道路,或女生來騎,換個方式來解釋,當您在騎車時,雙腳的力量應該大於屁股坐的力量,所以才會有人形容坐墊是讓屁屁靠的,而不是坐的,這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己,不用當真,,就如同樓上可可說的,雙腳常出力的,坐墊就小一點,不想常出力的,坐墊就大一點如阿公級的鐡馬,想稍為出力又不出力的就用軟硬適中的,大小剛好的,如登山車,
對高手來講,這是事實,因為腳不管何時都在出力狀態,屁股雖然"座"在上面,但其實壓在座墊下的重心很少,除非長途或是減速休息的時候就另當別論了,現在大家騎車都太過追求"回轉力"當然沒辦法體會,上面開玩笑的幾位大大,我相信你們一定覺得我在"屁",是不是在屁,去問選手吧...
休閒式騎車慢慢的騎可以用坐的,如果要有些速度時只怕沒時間坐只有稍稍"靠"一下囉。之前我的坐墊是水平的,騎了一陣子之後發現"會陰"(那是穴道名稱,男女都有,之前有人以為會陰只有女生有)跟小蛋蛋似乎隱隱作痛,後來坐墊調得比較斜之後,發現似乎好像真的是用靠的,小蛋蛋跟會陰也不會痛囉
所以的確有這個說法沒錯囉!?小弟我使用的是fi'zi:k pave的坐墊,除非真的沒體力了,才會將較大比例的體重放在坐墊.習慣分散體重在踏板和把手後,即使沒穿車褲也可來個破百行程.但同樣的坐墊換個人來坐...耳根子就沒得清淨了...如果換成碳纖底的坐墊的話,可能會被唸到耳朵長繭...
堅強的野花 wrote:意思應該是這樣詮釋,屁股這麼大,坐墊那麼小,...(恕刪) 「屁股這麼大,坐墊那麼小,要怎麼坐?...亂坐了嘛...」(肥佬黎發話狀...)竊以為這就是重點。不論哪型坐墊,我們都不可能跟坐椅子般,將"整個屁股"放上去。所以當坐上坐墊時,應很輕易能夠感到自己的坐骨與座墊的相對關係(越硬的坐墊越能感覺出來)。或許就是因為用坐骨"坐"在坐墊上的關係,所以許多前輩才會說是用"靠"的。一點淺見,請指教。
用文字描述大概教一下...我去買坐墊的時候阿綸單車的員工指導我正確的騎車方式的。首先先把單車放在自己的身體旁邊,坐墊的位置與屁股相當,然後腳要前後站立,至於腳前後的位置,就拿目前單車的踏板位置來比對,所以從屁股到兩隻腳的位置都固定了,然後把雙手去對應握手把的位置去懸空抓,等於是在沒騎車的狀況下模擬騎車的姿勢,只是此時手是懸空的。感受一下這樣的姿勢,手部沒有把手可以靠的時後是靠著腰部之撐起上半身的重量,所以手並沒有受到體重的下壓力,以相同的感覺換到單車上的時候,手抓手把只是為了控制單車而較少承擔體重,自然就不會有手痠的問題,而這樣的姿勢,也會順勢的把體重往雙腳去分擔,剛好可以把自己的體重轉化成下踩踏板的部分力量,也可以減少一些體力的消耗。重點是在腰部要出力這部分。有機會大家再試試看這樣的方式,剛開始手部沒有分單體重力的方式齊車很彆扭,我自己也這樣覺得,目前還在嘗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