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老掉牙的平路均速問題

Monte920 wrote:
查了一下Strava(恕刪)
不過樓主的設定是原路折返
也就是順逆風都會吃到

如果以西濱來說
順逆風的變數太大
很難有一個標準

西濱的逆風會騎到厭世
真正外騎次數還不夠多,深怕自己有井底之見,但上述車友的回覆,大致是我外騎(有strava的排名)3個多月的心得
1、有輪車,比較不受逆風的影響,100k,35仍是市民車手的前標,可以當作是訓練的目標。
2、空力或是高階車對我的速度影響不大,因為速度很難超過35。
3、我可以全程保持踩踏,關鍵還是紅綠燈,如果跟著車隊一同通過,應該可解。
Ps: 不上卡,附近很多路線,大概可排前10,1個登山王,如果是清晨跟著車隊外騎,排名會大大向前,再如果無風的天氣,那就…。
但一山終有一山高,完畢。
分享一下 10年 第一次參加 Never stop 永不放棄 400k
當時集團扣除休息時間 數據是
前100k 不到3小時就完成了 永安-大甲
平時有練 均速30 應該不是問題的
witszu wrote:
想法:總結踏入單車界...(恕刪)


主要還是停紅綠燈就掉了,在市區道路就算騎機車也很難均速35啊…。上下班時間還均速不到20勒
均速35km,來回順逆風通吃,
參考輪霸西濱2018年成績,以200公里組為例,須時5:43內完成,
則苗栗主場跟台北主場的前15名都符合您的要求
影響速度的因素太多了,最近一位大師就有分享傳統公路車裝備與TT車裝備上瓦數的差異,單單戴上空力安全帽就可以節省好幾瓦輸出,甚至連身車衣與兩截式車衣就有差別了。時速越快瓦數差異越大。我之前沒功率計時也常常CARE這均速問題,有了功率計後你將不會在乎這個了。
有心意就好了!
條件:挑戰賽、北區或中區、部分快速級市民車手
仔細看100k全程,能均速35是相當少數的
再仔細看,能30其實已不多,畢竟有紅綠燈、大逆風,有很多時候還下雨……。
witszu wrote:
想法:總結踏入單車界11...(恕刪)


光可輪車
這條件就很廣了耶~~
5個人 TTT / 還是 一整坨人集團 耗費的能量就差很多了
騎姿/穿著對於速度也有很多影響

附上
某次挑戰賽數據
台南玉門關-丘陵地形-全程在集團中-偶爾間歇一下



所以說想要衡量自己騎乘強度還是得用功率比較能有鑑別

另外GCN有一個系列關於風阻以及省力的影片可以參考參考,對於提升速度一定有幫助。
值得思考
如果加入功率比
有換算的公式?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