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單車輪組慣性大小的正確觀念-轉動慣量

怨念聚合體 wrote:

錯了
在地球上,慣...(恕刪)

是對是錯,自己騎過就清楚了
ms06j wrote:


轉動慣量大或小並...(恕刪)

這篇文章有講到一點"騎乘的出力並不是平均的"
所以用慣性來彌補出力較小的狀況同時在出力較大時補充輪組的動能

至於是對是錯,自己騎過就知道了
在平路Metron 40的確比PR1400要省力很多
均速也快了不少
而兩組框重差了150g之多
慣性是真的有用的
kevinw1125 wrote:
是對是錯,自己騎過...(恕刪)

知道為什麼要特別說是"地球上"嗎?
因為地球上有各種各樣的東西,在影響著輸出輸入比,對其做出損耗
個人稱此為滿滿的惡意
這個滿滿的惡意,對於輸出輸入比的損耗會隨著輸出輸入數值放大而放大
簡單說就是你用更高功率去騎這台車,那損耗也就越大

你說"慣性大的減速慢,慣性小的減速快"
這沒錯,但你只說了一半,另一半是"慣性大的加速慢,慣性小的加速快"
慣性大的因為加速慢,所以你要跟慣性小的加到同樣速度,所需功率就更多
而受到滿滿的惡意影響,輸出功率越大你的功率損耗就越大
這就是為什麼慣性越大的輪組,速度會越難維持的原因
這要牽扯到跟車友們認定的慣性定義是捨...
不踩踏能滑行的最遠距離? 還是能以最少的功率維持一定速度? 還是自我感覺良好的發力順暢?
在我的使用經驗, 會覺得越好加速的輪組越好騎, 慣性很強大!!!
輪組在有足夠的剛性之下, 越輕越好騎.
板高的空力效應不如自己趴得夠低夠持久.
樓主解釋的觀念, 只能闡述某些輪子明明比較重, 因為重量分佈靠內, 加速性比更輕的輪子還好.
怨念聚合體 wrote:

知道為什麼要特別說...(恕刪)

我比較傾向把慣性跟轉動慣量分開看
因爲靜止的物體是沒有慣性的
只有運動中的物體才有慣性
同時慣性是一種現像描述,沒有單位也不用來計算
因爲運動中的物體才有慣性
所以我只用減速來敘述慣性

轉動慣量不同
靜止的物體有轉動慣量
有單位,可以用來計算
可以從靜止狀態開始加速
所以用轉動慣量來描述加減速

騎乘環境本就多變,
配合不同環境選最省力的輪組是比較有效率的做法
慣性不是車友定義的.

慣性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 物體會持續地以現有速度移動, 除非有外力迫使改變其速度.
輪子的慣性 = 質量 x 轉動速度,
重的輪子 比 輕的輪子, 以同樣速度運轉, 慣性自然越高.

jcchiou wrote:
這要牽扯到跟車友們...(恕刪)
樓主考慮的是"加速時"問題

現在考慮"減速時"問題
假設定速情況下(45km/h),不做踩踏動作僅靠風阻和摩擦力使速率降為0的情況下呢?
shigenochun wrote:
樓主考慮的是"加速時"問題
現在考慮"減速時"問題
假設定速情況下(45km/h),不做踩踏動作僅靠風阻和摩擦力使速率降為0的情況下呢?

只論這條件,慣性大的輪組會滑行比較遠
但你的45km/h並不是白撿的,這是你前面輸入的功率
只是在你不踩踏之後,慢慢釋放至盡而已
慣性大,要達到45km/h需要輸入的功率就更多,再加上損耗,更加吃虧

而且減速慢可不是完全吃香的事情
賽段中多少都會有需要減速的彎道
慣性大減速慢代表得比其他人更早煞車,而通過彎道後的再加速又慢
這就是為什麼自行車賽看不到胖子,太吃虧了
chachaping wrote:
慣性不是車友定義的...(恕刪)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是『慣性定律』,除非物體有受到外力,要不然保持靜止的物體,會一直保持靜止;沿一直線作等速度運動的物體,也會一直保持等速度運動。

輪子是呈圓形轉動的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我認為比較適合套用在整台車的直線移動慣性,加進來討論會讓模組非常複雜化,還是先把目標放在圓型剛體旋轉運動所呈現的物理狀態會比較單純些。
Evo Bike~這世界有許多迷人的問題需要解決,我不喜歡虛浮的人事物,我尊重的是能力~

怨念聚合體 wrote:
只論這條件,慣性大...(恕刪)


"慣性大減速慢代表得比其他人更早煞車,而通過彎道後的再加速又慢"
怨念兄這段話我也非常認同,轉動慣量小對於入彎出彎的控制會更好,入彎比別人更晚10M煞車,出彎又能比別人加速更快,這在分秒必爭的賽事上是非常重要的事
Evo Bike~這世界有許多迷人的問題需要解決,我不喜歡虛浮的人事物,我尊重的是能力~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