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finlg wrote:
話說前天出差經過GI...(恕刪)
再前線的服務人員,有很消費者想像不到的難為之處
也許消費者覺得不怎樣的問題,或應該要幫忙處理的問題,常常對她們來說都是很大的困擾
就算是店長,可以掌握的權限可能也真的很少,有時候可能讓消費者滿意了,卻換來主管或公司的責備
這些都是只能心酸放肚內,我相信能進G排的直營門市服務,都多少對單車或運動有一定的熱愛
而很多的服務人員自己的座騎可能都沒板上各位大大來的高級,服務業的工作時間也很長,又賺沒多少錢
我想她們賣一台車也應該抽不了幾塊錢,多一事真的還不如少一事,現在工作那麼難找,沒有處理好丟工作都有可能
如果大家覺得不滿,就客服電話打一打,客服打進去大部分都是直接打到總公司,如果總公司覺得那是問題的話,自然會處理和要求,大家在這裡抱怨她們,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麼,畢竟公司的經營方針,不是他們這些基層的人員可以改變的,有時和他們也是很為難的!!!
就我本身與朋友之間的例子, 朋友再日本出遊時購入一大品牌車, 在正常情形下回國內使用, 發生了車架裂損, 於是與日本廠商聯絡後得到境外不在保固服務範圍, 在與原品牌廠說明情形後, 原品牌廠要球日本廠商必須更替車架給消費者, 而這外國人對於保固服務的精神台灣本土的企業似乎都沒有做, 尤其是大的廠牌, 更令人相當感冒.
而退換或服務就好的就是服飾業, 尤其是有品牌的, 不管是退換貨的服務, 調貨, 修補即到或通知或寄送服務都讓人覺得滿意, 這才是做品牌, 反觀樓主這例子就變成這家店只想做自家店的生意, 其餘都與我無關, 忽略了身為一個品牌員工及代表所應當有的心態, 而這心態就是不管員工的職位高低都是這個品牌的象徵, 這是這個品牌服務訓練中沒有去教育及訓練員工應有這樣的心, 最大的錯是公司, 若是沒有這種心的員工就盡可能不要錄用才是, 希望這品牌能呼應實質的消費者的需求與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飛fei wrote:
我有點不大認同mot...(恕刪)
您說的不錯,我也很贊同您的說法,相較於百貨公司專櫃衣服的那種幫客戶解決問題的態度,這是G牌還有待改進的地方。
我所謂的"義務性幫忙"對店家來說就是"沒錢賺但必須花時間處理"的事,我猜G牌是用一種比較"消極式"、讓協助店家無利可圖(或者利潤極低),但卻去必須花時間與精力處裡的客服,這往往會造成店裡"極為被動"的服務態度出現,這是G牌管理制度的問題,當然這也是店家短視近利,自掃門前雪的作法。畢竟作生意是要長久看待,而非只在於眼前利潤,如果店家間不合作,品牌負面消息只會更多,最後還是影響到自己,不是嗎?
就G牌的東西,只要在保固範圍內其實您的零件是可以在各個據點換的,不必得在購買的店換,但我們不是也常常聽到有車有抱怨說"去非購買車行換零件,但老闆要他回購買車行換的問題嗎?"為什麼?
大部分的店不喜歡做白工......,大部分的店只見自己的利益。
v9010022 wrote:
你大可以車在嘉義買~...(恕刪)
如果是要求一般車店當然是不好的,但是原發文者買的是全省連鎖的捷安特。
而且是回直營店要求服務不是加盟店。這是天經地義,很合情、合理也合邏輯。
一輛頭又大的汽車只能在原買車的地方做保養嗎?還是全省頭又大都可以做?
不只可以保養吧,連出險、保固都可以。這就是大廠優勢,否則憑什麼一樣的等級硬是比別人貴一些些?
其實百貨公司是最好處理的,樓層主管不行就客服經理,一定會有滿意的答案。
捷安特的服務、員工訓練真的該加強了!
歡迎參觀我的網站:http://www.drsea.com
我的部落格:http://accentor.pixnet.net/blog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