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如何訓練用公路車上坡?


不怕是騙人的 wrote:
所以你是36t能上...(恕刪)


ct盤最輕也就34t
登山車大盤最輕只有24t

所以這樣一前一後登山車齒比上的去公路車上不去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公路車跟登山車齒比差異甚大,
其實很難拿來做比較,
而且路感也不太相同,
但多騎點車自然肌力肌耐力都可以有所增長,
體能提升了自然可以駕御公路車。

公路車大盤50/34 飛輪11-28




登山車你沒說大盤齒比所以我用比較通用的來做計算,
大盤42/32/22 飛輪11-34(技算機只支援到34)






鐵馬技算機
把飛輪換掉吧!這樣會輕鬆些!

hmzanny wrote:
公路車飛輪齒比是11-28T登山車是11-36T
剛回家重新算過登山車的齒數
登山車大盤為44/32/22t 飛輪為11-34t
3*9

公路車經過驗算後
大盤為50/34t 飛輪為11-28t
2*10
我體重約60

我認為公路車的飛輪11-34應該就可以有登山車水準了

以我自己剛騎公路車,曾以11-25搭CT大盤爬連續山路,一段長坡之後就下來牽車了😆

接下來除非參加平路騎乘活動,不然就用11-34飛輪來騎而已,長坡就也還好
帶著目標硬練吧!人類沒有那麼脆弱的,我體重一百 公路車齒比52/36 11/28,第一次挑戰心之芳庭 太原路過了賣吉普車的就放棄了,第二次到了要轉進北坑巷又放棄了,第三次到心之芳庭下面收費亭又放棄了。足足花了我大約二十次才成功,但只要不昏倒我就會往前推, 體重依然是一百,但總算成功了
overmyfatbody wrote:
帶著目標硬練吧!人...(恕刪)

人類有時候真的就是那麼脆弱的......
況且大部份人騎車第一目的應該是運動健身,而非挑戰極限拼成績
除非是新手,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
不然一般人到達一定程度後,進步都是緩慢的

樓主以前最輕齒比約0.6,現今最輕齒比約1.2
以最極端情況來說,如果同個坡以前用最輕齒比就騎得很勉強了
他要硬練多久才有機會用1.2的齒比騎上去?
硬練這是早年沒有輕齒比系統時唯一解
現今既然多了其他選擇,硬練真的不算是個好方法
左眼的溫柔 wrote:
人類有時候真的就是...(恕刪)

樓主也不需要硬練啊,
樓主有兩台車騎也沒必要改車,
重點應該是體能跟迴轉好好的練,
他需要的是有規劃性的騎乘菜單,
騎個一個月的平路基本能力就可以提升到能駕御公路車了。

我自己的公路車剛來的時後齒比更硬,
大盤52/42 飛輪13-23,
每星期搭配1次百K跟數次60K內,
騎一個月平路後就可以爬坡了,
不能說輕鬆爬但也不會爬不動,
之後改大盤52/30 飛輪13~28,
剛換時真的爬得超輕鬆,
但時間一久也沒那種輕鬆感了,
個人覺得是體能變差了,
有了輕鬆的齒比體能要求就沒那麼高了,
這有點像樓主騎著登山車可以爬山,
但騎公路車不能爬山一樣。

PS:經濟許可也可以到健身房參加課程。
的確是如此!

若要硬練,除了意志力還是毅志力,消了,只會讓車淪為佔位工具,換了飛輪,最少上不去的坡也可以慢慢踏上,日後再一盤一盤推進,讓心肺及體力跟上,何樂而不為!

迴轉數與腿力是絕對比例,練久了自然會進步,繼續再練,久有機會強如環法選手,不過我是沒機會!




左眼的溫柔 wrote:
人類有時候真的就是那...(恕刪)
要訓練。
除了練體力,心肺,肌力,耐力,還要練如何活用這些肌肉,騎車不是只有腳在踩,其實全身都要用。
不過我也不是專業教練,我只能分享個人經驗。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