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小徑車跑的比登山車快??

其實騎車不用太在意速度,
我騎台中縣道136 用anthem 登山車搭配26 X 2.1 車胎時間花60分鐘, 改騎KHS T3+貨架後袋 花50分鐘,
由此證明小徑車跑的確實比登山車快, 但我覺得還是登山車比較好騎, 而且安全穩重舒適.
Dr.Lee wrote:
說那麼多,跟腿力有關...(恕刪)

對啦!
人的能量決定車的力量!
沒腿力,輪子再大還是一樣啦!
還有一個要考慮喔.

那就是傳動的順暢性. (包含輪組, BB, 大盤, 飛輪 等等)

同樣一台車搭上不同的輪組會有非常截然不同的效率輸出.

所以除了考量輪徑, 齒比以外, 也別忘了傳動系統的差異性.

ps: 小弟換了TRANCE3以後才明白.
即使後避震已經能量損失了. 而且還是2.1的寬顆粒胎. 還是遠比510A, LG CASPER, 好騎而且快很多...
這個其實是沒有絕對吧
雖然我騎的是登山車
有一些路段適合小折
有一些路段是叫公路車來都比不過登山車的吧
所以只要是騎車都是快樂的
我想這一點大家應該都可以認同的
遇到別人比你快..也不一定要追啊
就像我上次在台中-北斗的路上遇到亞洲捷安特車隊的車手彭貴祥
他在作自主訓練.......就算讓我期和他一樣的車
我想我也追不到他吧....因為他沿路至少有50KM以上
你們說是嗎
現在做的都是在圓夢
popingkao wrote:
如果不計輪胎變數的話...(恕刪)


那個…大家似乎有點誤會我的意思了…怎麼會扯到人的能量決定車的力量勒小弟是物理層面上有疑問
popingkao大大的觀點比較符合我的疑問…我的疑問是 MTB跟小徑車 如果T比相當,輪寬相當
RPM相當的話為啥小徑車會比較快的,在下是考慮到 若RPM相當,T比相當 那登山車的大盤每
轉動一圈所帶動的距離應該會比小徑車還遠呀 0.0.... (車輪周長2PiR) 亦或是說 因為MTB輪框大,因而
力矩也跟著帶大,所以在相同的腳力下會造成速度差 ??
問的白話一點好了…如果 兩個 蘭斯-阿姆斯壯 一個騎小徑 一個騎MTB 那誰會贏呢
一般的算法都是從齒比的差異開始算,比較少人從20"&26"的輪胎外徑向內算,要知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條件,桿桿定律中說明了,影響作用力的大小是『力的方向和大小』乘『力臂的長短』‧
>>>>>>>>>>>>>>>>>>>>>
條件是:
假設小徑車的T比跟登山車的T比一樣, 那在轉速相同的情況下小徑車應該比登山車時速來的 慢呀?? 為啥 反而會比登山車快呢??
>>>>>>>>>>>>>>>>>>>>
1.~輪胎和地面的作用,可以將力的方向,視為圓周的切線方向,所以20"&26"作用在輪胎的作用力方向是相同的.
2.~輪胎與路面的作用力大小,最大來自摩擦力,假設輪胎紋路和路面的粗糙度是一樣的狀況,騎乘者是相同一人(體重相同),車子本身的重量就是9.5kg (F20-RCA) : 14.5kg(F-N-01)再分別乘上輪胎的半徑當作力臂長.在不計算慣性作用力下‧重量和力臂所產生的交互影響比值如下:
9.5kgX254mm:14.5kgX330.2mm
=2413kg/mm : 4787.9 kg/mm
=0.504
3.~以上用數學算法就可以得知,相同的人騎乘20"和26"的單車,行使相同的距離下,騎20"的小輪徑車,只會用26"車0.504的力量.(不計算車架幾何產生的差異)
4.~套入以一般登山車和F20-RCA的齒比差,和轉動一圈的距離
[F20-RAC]
-Dis(max)=56/11=5.09
-Dis(min)=44/23=1.93

[一般設定MTB]
-Dis(max)=44/11=4
-Dis(min)=22/34=0.65

[輪胎轉動一圈的距離]
20"的輪胎轉動一圈的行使距離20x2.54x3.14=159.51cm
26"的輪胎轉動一圈的行使距離26x2.54x3.14=207.37cm

[騎乘1km的距離,輪胎需要轉動的圈數]
20"的輪胎=626.9圈
26"的輪胎=482.2圈

A.~
騎20"的單車以Dis(max)方式行使=626.9/5.09=腳要轉動123.16圈‧
以Dis(min)方式行使=626.9/1.93=腳要轉動324.81圈
B.~
騎26"的單車以Dis(max)方式行使=482.2/4=腳要轉動120.55圈‧
以Dis(min)方式行使=482.2/0.65=腳要轉動741.8圈

(假設26"的單車採動一圈,需要做的『功』=1,則20"的單車採動一圈,需要做的『功』=0.504)
A.~
騎20"的單車以Dis(max)方式行使,需要『做功』123.16x0.504=62.07
以Dis(min)方式行使,需要『做功』324.81X0.504=163.7
B.~
騎26"的單車以Dis(max)方式行使,需要『做功』120.55x1=120.55
以Dis(min)方式行使,需要『做功』741.8X1=741.8

5.~由以上中可以明顯的發現,相同的騎乘者,在相同的距離當中,用20"輪徑的比用26"輪徑的,可以做比較少的『功』‧(就是比較省力&輕鬆啦!)

>>>>>>>>>>>>>>>>>>>>>>>
Ans;如果齒比相同,踩踏的速度相同,小徑車一定不會比登山車快,會比較快的可能是因為比較輕鬆,所以可以用更快速的迴轉數踩踏.
>>>>>>>>>>>>>>>>>>>>>>>

其實騎車只要騎的高興就好,用什麼車並不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間,騎二台車不是嗎?不同的人分別騎不同的車的話,管他20"或是26"的車,都有可能會勝出的‧
自己並沒有實際騎過20"的小徑車,以一般登山車的特性來說,騎不快但是在上坡的時候,是比公路車要來的輕鬆,因為可以有比較大的齒比來應用,真的不夠用時,只有定桿下馬,騎什麼車應該要以自己的用車習慣來選車,比較重要~~"


抖宅2803 wrote:
我的疑問是 MTB跟小徑車 如果T比相當,輪寬相當
RPM相當的話...(恕刪)


如果是上述條件的話
我只能說,騎小徑的保留實力

MTB跟小徑車 如果T比相當,輪寬相當,出的力也相當的話...
騎小徑的迴轉數會較高

所以如果回轉數還一樣,那就是騎小徑的時候,保留實力了...
回xxplus 抱歉我說錯了~~~他重心是算高
因為我有想騎小折放雙手發現~~~不可能
光放單手就很不穩了
放雙手我看不送醫院也要叫救護車
騎登山車就很穩
已一般道路來看如果2個相同的人來測試
條件舊有差了喔
小折的迴轉圈數較多~~但相對的他騎比較遠速度較快(差別:輪胎種類跟車架比較輕)
登山車迴轉圈數較少但是踏的力道要較大(差別:比較重.輪胎種類)
我有小折,也有登山車

根據我自身經驗 同樣一個人騎且在體力狀況類似下

登山車贏小折,公路車更別講了 一定狂電小折和登山車

這是自身經驗 勿筆戰~~
抖宅2803 wrote:
3/15和同學去南港...(恕刪)



小徑車撞到坑洞的反應激不激烈這要看路況了,要是你將小徑車騎到off road去打滾

那反應可想而知,但是也要看車子的配備就算是登山車硬尾巴與軟尾巴遇到狀況不佳的

路況也是反應不同,所以得用一樣的比較基準來比較,不過一般來說小徑車的反應確實

會比大車來的激烈點(個人經驗-參考參考)

舒適度是可以改變的也可以選擇,不過現行的小徑車已經不是少少的哪幾款了,登山車

公路車系統 運動系列等等都有,就看選擇什麼樣的車跑什樣的路況了.

大部分舒適度:登山車>小徑車>公路車(個人感受)

多騎騎多比較就會比較清楚了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