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媽祖萬人崇BIKE 一人休克送醫不治

真的真的.....令人相當的遺憾和不捨...
我也是在隔天看到報紙才知道的...
愛惜自己的生命...不管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一樣.....
TO 豪帥555

哈哈~~就是我啦!!我是騎HASA F-1的那位,另外那個跟你一樣騎2028的,

是我哥哥的同學拉,不過我跟他也很熟就是了!!運氣真的狠好,

可以在這邊碰到族友呢!!呵呵~~~

我們環島到那天就暫時結束了,因為沒有多餘的假嚕!!

剩下的就下次在去啦!!
這種憾事一再發生,當事人生前似乎都沒有警覺,在騎乘的過程中,有什麼症狀是要注意的,什麼感覺是表示該休息了?佩戴心跳表是個好方式嗎? 這個事件有可能下次就在你我之間發生,真的很擔心,大家可否提供一些意見?
騎自行車, 不論是比賽或休閒騎乘, 只要身體有不適應立即停下車, 路邊休息

感覺頭暈, 胸口悶, 呼吸不順, 心臟感覺要跳出來等等
這些都是危險的徽兆, 就不要繼續騎乘

若休息片刻仍然感覺不適, 或上述徵兆仍未解除
必須馬上請車友或自行電話通知家人, 或者一同行車的人用車子載回

騎車, 要保持好的體態狀態
切忌熬夜的隔天騎乘遠距離

騎乘遠距離或比賽, 前幾天必須睡眠充足, 對身體的負擔才不會一下子過大而負荷不了
命只有一條, 不論什麼運動都要量力而為啊 !!

健康的運動, 創造健康的身體 健康的身體, 創造豐富的生活
心跳表只能監控心跳吧= =
還是心跳表有做到像ECG一樣可以看PQRS波的?
要是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心跳表看得出來嗎
因為我是大甲媽的信徒,參加遶境進香活動已經好幾年了,所以這次活動也有報名參加,關於意外,沿路也看了不少,
第一起是在十字路口,一位車友紅燈停住,一位沒停繼續騎,結果兩部就撞在一起,倒在地面上,
第二起則是在西螺大橋入口,看到一位中年車友似乎快昏厥的被抬到私家轎車上,看來也是快休克了,
發生這麼多意外,都是大家不願見到的,騎車還是要量力而為呀...

不過那天騎車時聽到一句話,讓我有很深的感受:遇到一個小路口剛好紅燈,有幾位某車隊的人在等紅燈,後面追來一位同車隊的,呼嘯而過,還開玩笑說,你們怎麼這麼笨.....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開玩笑,不過,我覺得有時候社會就是這樣,守秩序的總是最吃虧,投機取巧的人才是正道,才被人視為聰明人...

偏題啦...還是希望大家量力而為,希望再也沒有這種不幸的消息發生,對於這位不幸的車友,我也深深表達哀悼之意...
看到隊友的名字出現在這不幸的消息上.真是晴天霹靂.無法置信.

他是登百岳的常客.卻命喪於平坦公路上.人生無常.也太.....無常了!!!
騎單車除外在的意外事故.更潛在著體能負荷的危機與危險.

越來普遍的單車運動.希望車友多留意自己及身邊車友.騎乘體能的調適!!.

怎麼會這樣???
星期六那天~~我大概1點40幾分離開西縲的...什麼宮到台一線之後
我有看到那個丫伯倒在路邊...但以經有人先停下來輕拍那個丫伯臉頰...
我本來想問有沒有人會急救cpr...但好像後來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所以我就先行離開了(這個時後警車在前面的路口剛開出來)~(前面200公尺就是警局)
大約往前騎5分鐘救護車才與我擦身而過~~
後來在今天朋友傳給我的網站新聞,我才知道,星期六的那位大哥,不幸過世了..........
願 蔡大哥好走.......


我在想這位蔡大哥是中午可能沒有停下來吃午餐,因為我也是1點20分才吃,會不會是因為沒吃東西血糖過低....當然我只是猜測啦~~~

不過還是希望個位車友
騎車or運動的時後多多注意自己的狀況.....
運動固然是好...但有時後也是需要休息一下

流浪........................是我生活的一種方式
剛剛才在另一個版PO上此次萬人崇bike的遊記,回過頭來看到這篇,心中無限感概,希望這位車友在另一個世界能過得好,依然可以愉快的騎著車。

相信這位車友生前,就同目前坐在電腦前的我們一樣,都不願、也不信此等厄運會降臨在自己頭上,豈奈世事難料…所以類似不幸事件一再發生,咱們車友在惋惜之餘,是否應該認真思考,如何避免悲劇一再上演?提供以下個人拙見。

1、
記得我們在國中上健康教育時都學過,若你常出現心悸、心絞痛的症狀,或是親屬中有多人因心臟病過世者,請記得找醫生檢查,倘若醫生真的認為你不適合從事太過激烈的活動,請善待自己,同時為你的親人著想,聽醫生的話吧!因為若是因病變引起的發作,往往不可收拾,常引起心肌梗塞、心室纖維顫動,其黃金救命期僅短短數分鐘,像馬兆駿就是這樣去世的。
此外,醫生開立的藥物一定要隨身攜帶,但千萬不要認為藥物是萬能的,當發覺狀況有異使用藥物,經過數分鐘症狀卻無明顯改善時,還是得立即就醫才好。還有,千萬不可濫用藥物,須知治療心律不整的藥,本身也會造成心律不整,斷背山男主角希斯萊傑極可能就是因此撒手人寰。
另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貧血、甲狀腺機能抗進...的人,都是心臟病、心臟衰竭的高危險族群,太過操勞當然也是原因之一。
其實仔細想想,在河濱陪著家人,哼著歌、吹著口哨悠閒踩踏,輕鬆運動,何嘗不是樂趣。

2、
國中健康教育還學過,當你在正在運動中,發生心悸、胸悶、胸痛的現象,請千萬不要再逞強,將運動節奏漸漸放慢,然後休息,深呼吸幾次,若覺得心跳不順、呼吸困難,試著咳一咳,也可以檢查一下脈搏是否正常(位置位於喉結左右各2~3指之處),若脈搏微弱,試著以右手鎚自已胸口數次,看看有沒有改善,倘若休息後可恢復,那可能只是暫時供氧不足;不過若休息後仍無法恢復,請一定要儘速就醫,若已經到難以自理的地步,務必要呼救,不要吝惜將你的痛苦表現的旁人知道,否則旁人還以為你只是坐在路邊(或躺在路邊)休息呢。引起心臟病、心臟衰竭的原因很多,狀況及處置都不同,能儘速送醫才是要點。

3、
健康教育還教過,不要長時間挑戰你的最高心率,咱們都知道最高心率約為(220-年齡),但大部份車友同我一樣都是上班族,並非選手、飛行員…等,所以算出來的最高心率再乘上0.9會比較保險,倘若我們在激烈騎乘後出現喘不過氣、心跳過快等情況,應當進行緩和運動後慢慢停止,如慢慢騎、走路、小跑步都好,千萬不要突然就停止運動,如此會刺激迷走神經,使得血壓突然下降造成血液供氧量不足,嚴重時將導至暈厥或休克。所以咱們練車時不要將目標定的太高,能得到運動效果,將健康擺第一,有慢慢在進步就好,反正咱們再怎麼拼也拼不贏那些選手。

4、
熱衰竭、中暑,當身體排汗困難、致使中心體溫>40.6ºC,常常造成休克死亡。其發生原因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傳統型中暑,主要是因熱排除不良所致,如天氣太熱。另一種為出力型中暑,在激烈的勞動、運動後,身體內部熱量產生過多,超過排熱機制負荷引起,常發生在健康的年輕人身上,如咱們車友就有可能發生。
所以當天氣太熱或是激烈運動後,出現暈眩、思緒不清、注意力無法集中、嘔吐感、無排汗...等症狀,請馬上找陰涼處休息,將衣物翻開或脫除,用毛巾沾冷水貼於皮膚,想辦法將熱量排出體內。
所以,中暑並非只有夏天才會發生喔,各位車友應該要有這個觀念。

5、
勿單槍匹馬赴叢林,意思就是不要一個人進入人煙罕至的深山野地,除了治 安考量,各種意外…如最常發生的摔落、蜂襲、急病發作,到極罕見的隕石擊中…等等,都有可能發生,此時若只有孤單一人,還真是呼天不應,喚地不靈啊!

6、
出門在外,隨時帶手機,而且要確保手機電源足夠,它有可能會救你一命。

7、
起死回生好幫手「CPR-心肺復甦術」,在心搏剛停止,尚未造成腦損之前施行,有機會將人從鬼門關前救回來,車隊裡最好有人會CPR,當然全部都會最好,因此建議各車隊能週期性來訓練,用不到最好,但也許某天你的親人因此而得救呢。CPR有新舊版的差異,新版較著重在心臟功能的恢復,以下教學圖片即是新版,這些圖片取自台中縣消防局發行的「大家來學CPR」小冊子,小小幾頁,放進皮夾剛好可以隨身攜帶,台中附近的車友們,可直接至各消防隊免費索取,至於其他縣市我就不清楚了。









以上拙見,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cooltyus wrote:
心跳表只能監控心跳吧...(恕刪)

就算可以看出PQRS, 一般人也看不懂 arrhythmia, ST depression.....
跑步,騎車,游泳~~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