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空力車爬坡

空力車爬坡OK的,我空力車和爬坡車重量差快1kg,板高前42/後65對上前後30,曲柄齒盤都52/36,最大飛輪空力28T爬坡30T,騎宇老各車的PB只差不到30秒。
Ultimate跟Aeroad都不是舒適取向的車架。

而Aeroad的脾氣比Ultimate壞一點,更顛一些。

說實話,我常爬的坡都還是在15公里以內,以我自己的經驗,這兩台感覺相差不大。

最好的狀況是兩台都有。如果只能選一台,我還是會選Aeroad。



PS:兩個車架其實重量也沒差很多,Aeroad只重一點點而已。
Aeroad 帥
很少有空力車做到高低框都好看。
人決定速度,阿凱騎reacto還不是爬很快
這題這關係到fitting 並非單純腿力

高速跟爬坡的設定不一樣,龍頭 曲柄 落差都不一樣

車架尺寸可能也會有差 前叉offset可能也不同
爬坡最有感的還是重量問題,這也是很多人至今不考慮碟煞系統的原因
碟煞是碳板救星沒錯啦,但在輕量化上面太吃虧了

至於買哪台
如果你沒空力車的話,那就買空力那台
不然你一定會癢,這也癢那也癢
Ultimate 的舒適度還有方法大幅增益:



這二台車的車架在重量上的差異很有限,事實上輪組對騎感的影響會更大。

車架不可換,輪組可以多試試,找到適合個人體重與踩踏的搭配。
danieltflu wrote:
Ultimate 的...

大大
看來你是碟煞的
可以請教一下碟煞的手感以及煞車的感覺嗎
碟煞的手感與效果,還有全天候的煞車效能,以及無燒框的自信安心感都是壓倒性的優勢。

不過比較需要注意的幾點:
1. 車子會較重(這在實際騎乘時還比較感覺不出來)
2. 車子的靈動感會減低:現在的碟煞車都是使用貫通軸了,貫通軸剛性很好,或者應該說是太好,好到會把跑車上的靈動感給降低許多。有些人或許會很喜歡那種很穩重的感覺,但是有些人或許會很懷念QR的靈動輕快感...
3. 強力煞車時前輪或有剛性不足的現象:這跟碟煞的力量傳導有關係,也跟前叉與輪組的設計+剛性有關係,有些車+輪組很難感覺出來,有些車會比較強烈。
空力車爬坡 一樣可以,個人覺得1小時內的里程,不會差太多,但長距離 武嶺這種 就有差了
skyaz wrote:
空力車爬坡 一樣可以...(恕刪)

請問大大是差在時間還是舒適度or....?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