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為何只討論材質 沒人討論數據


reborn293 wrote:
各位車友好一直以來...(恕刪)


看了這樁最近鬧的沸沸揚揚的?劇
然後很多人一直鬼打牆似的爭論不休
其實我相信各家廠商都有自己的know how
但這些東西能攤開來說嗎???
哈哈哈
其實不只數據啊
車架原料不止碳布而已
樹脂不也是很重要的技術原料嗎?
然後碳布堆疊的技術呢???
這一切如果要攤開來說恐怕又不知到要筆戰成怎樣了......
剛性好硬度高 展延性就差 雖然傳遞性高 相對的容易碎裂 耐衝擊能力可能很高 但往往是爆炸性的破壞 讓運動員反應不及 反之則反
天下事有一好沒兩好 其實材料數據不能代表什麼 車架完成後 測試才準
好的材料要有好的設計 好的施工 大廠也常凸垂 而且也不少 好處是保固較有保障
早期義大利的跑車 雖然很會跑 但是剛吃飽 腰不好 臂力不夠 你還是別開好 有女生路邊停完車就去看骨科的
一味的追求性能也不錯 最棒的是找到真正自己想要的

reborn293 wrote:
各位車友好一直以來...(恕刪)


不是很想直接點破,會強調"看數據",這種的都是行銷話術。

因為,不是不看數據,也不是數據不重要,數據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標準』

這個標準要全世界共通的,否則蘋果比橘子,怎麼比,要有比較基準,才能比。




reborn293 wrote:
卻少有廠商願意公布剛性數據
只有強調 材質為 某某超高級素材...(恕刪)



我剛看到的連結,就最近很熱門的T800,T1000來說,就是一定面積下的承受的力道不同
也就是說T1000>T800,你說的數據其實有規模的廠商自己都會測試,至於要不要公開又是另一回事.
畢竟絕大多數的顧客並不懂,標示太多,業務機密洩漏也多.



數據『本身』當然有其意義

但是

看得懂嗎?

騎得出來嗎?

給你一台最輕、最硬、最空力、最blahblahblah的車架

又如何呢?

也未必真的適合你。



對九成以上的消費者來說

買車真的只需要買品牌、買塗裝、買爽度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大家都是騎開心的,
增加心靈馬力就很夠了,
目前市面上不少產品都是這樣在賣,
要看數據的話,
可能就Standard就夠強了!免改~
跟理盲講理~黑人問號!?

新米少尉 wrote:
因為太多不公開的東西...(恕刪)

站助選手不管使用上好或壞(拿人手短嘴要甜~~誤!!)
都得一致的誇說非常好!!
我只相信親自使用過後的港結~~
用儀器測試不難
大廠牌研發跟測試也一定有資料
但要反應在騎乘中真的不容易

一來是單車的製造工藝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
除非有新材料來取代碳纖維
不然進步的幅度實在太小

二是單車路試就是要人
人無法跟機械一樣精準操作
光人的誤差就遠超過同類器材之間的數值差了



acer wrote:
不是很想直接點破,會強調"看數據",這種的都是行銷話術。
因為,不是不看數據,也不是數據不重要,數據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標準』。
這個標準要全世界共通的,否則蘋果比橘子,怎麼比,要有比較基準,才能比。


宏碁大 我想與你分享一個影片
https://youtu.be/I2ZTWadMRw8?t=35

這是GIANT TCR剛性測試的影片
或許 你可以不認同捷安特的測試方法
或許 各家廠商有自己的測試方法

但是 這些都證明了
這些廠商有導入科學測試
證明自己比以前進步了
證明自己的好 不是空談

至於您說的 標準
如果是小廠商 還沒有自己的標準
應該可以參考業界先進
如何做出標準 精進產品水平

我再舉例
https://youtu.be/yQsHQ4ZPj7w
這是DARE 的測試影片
這品牌不算大
但是他證明他的水準 不落人後

我相信 這些測試並不困難
做與不做 罷了


reborn293 wrote:
宏碁大 我想與你分...(恕刪)


謝謝提供的影片,藉這個影片,繼續說下去。

直接破題-這個影片一樣,裡頭全都是行銷語言,這個影片就是在賣『stiffness-to-weight ratio』,但這並不是一個"共通標準"。

更詳細的說明,公路車要數據,最最最最基本的就是車子重量,這麼說應該沒有太大爭議吧。

秤車子的重量,是相當容易取得的數據,但是,重量是一個好的"數據"嗎

公路車輕,那很好,但卻也要付出相對代價-耐用性就是一大問題,UCI至今仍規範最低重量必須在6.8kg以上,既然如此,就不能說公路車越輕就越好,越重就越差。

但也不是說,"重量"這個數據就一無是處,拿重量當成比較的標準,在特定的項目是很有意義-例如:KOM挑戰賽,全程爬坡,挑選輕量輪組在這個競賽活動,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認可這是有意義的數據。

上面是用「重量」來說明,現在回到『stiffness-to-weight ratio』,它又比重量看起來更專業,好像是一個標準,但到底是不是呢,還是將來哪一天,它會是一個標準,這個可以討論,不過現在就可以肯定的『stiffness-to-weight ratio』是G牌主打的產品賣點,在這項數據,Giant有一些優勢,因此他會用力地告訴全世界,至於其他的,沒優勢的,絕口不提。那麼,就拿『stiffness-to-weight ratio』當作一個衡量公路車好壞的標準,關於這一點,還是會要保留一下吧。

這樣有清楚一點吧,希望有,所以呀,小弟不才,還是認為數據的關鍵是...標準...,缺乏客觀標準的比較數據,那都是用來包裝商品的行銷話術,這樣的數據,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讓消費者埋單。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