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北部有哪些山路坡度,可作為練騎武嶺類似的地形(因為10月要報名騎武陵)

去年的新科武嶺王.李先生
一天騎中社5趟
FB看到的
其實你不用想太多,武嶺坡度不難爬,問題在於路程比較長而已
你住北部吧,武嶺相對於北部其他知名坡段,如北宜前半後半、北橫前半後半、如陽明山、如平溪,大概就是兩三倍長度而已,爬武嶺的要訣無非就是配速,白話點的說法就是慢慢跟他撐

至於補給,武嶺那邊山上的商店聚落差不多是以鄉為單位的,以台北來講就是比較大的區
兩瓶700CC+落地補給一次,正常人大概都是能攻頂
天氣特別熱或水牛的話,只要不錯過每個鄉的補給點大概也不是問題

不落地無補給車上武嶺,如何做最有效的補給?
A辣愛怕跑 wrote:
去年的新科武嶺王....(恕刪)

他的建議....多踩訓練台
北部的話...新竹的宇老如何...
我想推薦逆走106縣道 然後要上五分山氣象站
這路線前半段很像地理中心碑到人止關前的平緩路段
中段 很多髮夾彎 稍稍體驗人止關到博望新村間 一直連續 但不太陡的上坡
過取水口後的後段 有些硬一點的坡 逆著吹的風 開闊的視野 像極了翠峰與昆陽
整體放大五倍後 就是騎武嶺的概念
神人與瘋子 僅有一線之隔 ._.
建議 竹東-觀霧(印象中觀霧海拔也只到2200M)
細妹仔 wrote:
建議找高海拔的試試,
ssme wrote:
請問:北部有哪些山...(恕刪)


其實如果習慣跑山路、也能夠騎百公里長程的話
那麼要騎上武嶺不被關門的話其實不難
但重點是配速

以清境作分隔點來看
從起點到清境滿容易騎的
過了清境之後才會因為高度、交通狀況、以及坡度覺得比較挑戰

在參加武嶺的挑戰活動前我有跟朋友先去玩一趟
從清境出發攻頂
那次覺得輕輕鬆鬆,時間也預期中快
一路上都在刷別人 (那時沒想到自己是中途出發體力充沛)
所以就以為自己參加挑戰賽也會很輕鬆

到了挑戰賽當天
出發之後因為坡度不大,進入山區後也不難騎
然後就以為自己實力強大、是民間高手
所以狂刷其他參賽車友,一路向前衝
心裡有夠得意的

後來順利到了清境...不過那時感覺已經有點累
過了補給點還是用前半段的節奏在騎(那個活動的補給超陽春,有點不夠吃,還好自己有帶)
沒想到很快就遇到比較陡的坡
衝上去之後就覺得腳有點怪怪的
之後再來幾個坡我就快抽筋了
別說騎快了,只要稍稍用力就有抽筋的現象
所以只能一直放慢,甚至要下來牽車,以免真的抽筋
之前被我遠遠甩掉的車隊車友們也一個個地刷過我(他們之前有提醒我配速,別騎太快,但我覺得沒需要...)
最後清境到武嶺整整花了我上次騎的兩倍時間
還好最後有成功完賽沒被關門

總而言之,前半段要保留體力,到後半段才不會騎不上去
研究一下大會提供的路線資料
依照坡度及距離決定在自己那個路段的速度上限
然後寫張小卡片貼在車上確實執行
接近山頂的那一小段很難騎
路小、人車多,要完全按自己的節奏騎根本不可能(除非你是領先集團)
所以這部份的時間及體力耗費也要估算進去


ssme wrote:
請問:北部有哪些山...(恕刪)


如果離新竹近 那宇老絕對是首選 尖石橋到宇老派出所約19K1200M
聽人說連爬2次就等於騎一次武嶺,如能不落地一次直上,那武嶺8成沒問題
A辣愛怕跑 wrote:
去年的新科武嶺王....(恕刪)

5趟中社對阿鴻差不多只是小玩間歇用的,現在都騎訓練台了,效率高
要練武嶺還是買台訓練台比較實際,北部根本沒那麼長的爬坡能模擬
還沒練到耐力又下滑了,只有訓練台能讓你連續打3小時的有氧
巴拉卡公路在上民航局助航站該路線應該就很硬尤其是助航站那一段

DIRAC10 wrote:
5趟中社對阿鴻差不...(恕刪)


踩訓練台最有效率,這當然不容置疑...
只是這得先訓練耐性,我承認絕對敗給它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