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現在不流行複合材質的車架嗎?

這種技術早在90年代就有了,已被淘汰~

1997 diamondback WCF ,“碳纖維+鉻鉬鋼抽管”,我自己有收藏部這車,雖然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技術,但超好騎的,是我騎過最好騎的車架之一,這在當年屬於競賽級別的車架,性能強過現在市面上的普通鋁合金車架,只是重些,20吋約1.95kg

diamondback在90年代是傳奇自行車品牌,賽場上的常勝軍。

借下國外的PP,我的是同款車架



wwx wrote:
我也挺好奇的,不過...(恕刪)

鋼製LUG接鈦管,有廠商玩過了阿
所以,你有看到一堆這種車子在路上四處跑嗎?
沒有,為什麼?

因為消費者不買帳 = =
還有鈦lug接碳管的(legend,價格跟名字一模一樣


我有一台鈦接520鋼材的車 配上老碳叉 (應該是台灣第一代鈦車產品)

要我說感想 我覺得很不錯 (有Q度 有剛性 有濾震 但都不是很優就是)

之前騎過入門鈦架 很q彈沒錯 但會有感覺車架會twist

後叉變成鋼後 整體變得更穩定 也有一定的q度

但穩定度還是無法跟競賽車相比

鈦lug接碳管,方便客製化,索價也就不低,當然流行不起來。


yuettoi wrote:
鈦lug接碳管,方...(恕刪)

照片攝自不久前台北(南港)車展

......碳纖維管材,用堅硬漂亮的鈦合金接頭(Lug)相連......

wwx wrote:
我也挺好奇的,不過方...(恕刪)


因為對岸為了發展航空產業 大量投資的結果 鈦車也沒有以前那麼高貴了
現在早就過剩了 你看能賣得貴的都是賣品牌 賣高級感 成本早已不知道下降多少
要找便宜國產鈦車也很多了 如果在對岸看更多
複合車架的問題我認為有2

一個是接點容易出問題 尤其是金屬跟碳相接的膠 車架也會比較重

二是技術專門有差 做鋁 做鋼 做鈦 做碳 設備技術都不一樣

小廠整合不起來 只能外包 大廠也不想碰


在消費者端問題就是貴
以前碳架貴
所以複合材質在價格上有優勢
不過自從五六年前G牌出了個平價碳纖維
然後各廠就開始壓低全碳纖車架價格
就完全把半鋁半碳的複合式車架打趴

秋水 wrote:
捷安特Alliance TM及Peloton的Giro。


這一台嗎???

騎了好幾年
我個人覺得很好騎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