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蘭,行人走在自行車道上會被白眼,偶爾還會加一兩句髒話..那陣子在荷蘭,坐在屋裡看著大玻璃窗外各式各樣的單車來來去去,捷運車箱裡還有置車架,有些捷運站旁就是小溪垂楊跟安靜的小社區,色彩豐富的花花草草裝置藝術,形形色色的建築物...,台灣什麼顏色都沒有,只有藍與綠,悲哀。我沒有黨派,我也不管我的國家是台灣或是中華台北或是中華民國,只要這個名字我能大聲說出來並且感到驕傲,那就夠了。希望這股單車風能持續很久,讓這個島活起來。
說真的...目前單車道規劃仍是以休閒為主...雖然這樣還不賴但好希望真的有市區內通勤用的自行車道,這樣就更能真的達到環保減碳的目的了總覺得政府只會在無車日時作作樣子推行騎單車實際上一味的把單車族趕到偏僻的地方可能還覺得單車在都市會造成交通阻礙沒有想到如果推行單車通勤會減少多少石油的浪費減少多少廢氣的排放相信生活品質也會有所提升...歐洲真的還是有很多我們該學習的地方
講到這就不得不抱怨一下台中市的自行車道真是少的可憐必竟中部可是腳踏車生產的重鎮~~而且是世界級的~~為什麼台中市長都沒注意到呢~~應該要好好規劃一下台中市的自行車道~~~台北還有辦自行車日~封路來騎車~~唉~~越講越悲哀~~~真想到台中市府的網站去連署一下~~
記得以前在美國安娜堡讀書時,校園裡的腳踏車是主要交通工具。騎了腳踏車若要搭公車,上車之前可以把腳踏車放在車子的前頭,待要下車時再遷走,這樣就可以邊搭公車邊騎腳踏車了,真羨慕啊!不過我想也是因為那裡搭乘公車的人數並不是太多,交通也不會太擁擠,否則場景若換成台北市,早被後面的車陣喇叭給嗶瘋了! <=公車前頭可以放兩台腳踏車
唉逼嗯 wrote:在荷蘭,行人走在自行車道上會被白眼,偶爾還會加一兩句髒話.. 沒錯前年去荷蘭時, 不小心跨到自行車道在拍照拍風景結果被高大的白人自行車騎士故意擦撞我撞得很大力, 我也嚇到了他就這樣大辣辣的的騎走了我才發現踩在自行車道上(跟人行道是一起的, 只是地上有標示)
jgjoot wrote:北縣的豆干地磚車路 和北市的較平垣水泥車道是不是準直轄市的路都要這樣子呢? 可是上次周掌櫃的說...我們的自行車道,設計上比北市多元化,長度也較長,廣受單車騎士歡迎!希望他也騎單車上班..
家住汐止,每天往來市府華納商圈,開車會塞,油價又漲,所以從08年開始停租車位.改騎單車上班.從基隆河右岸單車專用道入口直下麥帥橋,跨過左岸,扛下了樓梯,再從基隆路往南騎乘至華納.怪怪,比開車還快.只花30分鐘.每月還省停車費3000元再省油錢2000元.把這樣好康的事告訴住在基隆河沿岸的朋友.有興趣大家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