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7361 wrote:這就是問題點了同一...(恕刪) 套句你最喜歡的「功率」的概念所謂的功率就是 扭力 * 轉速 = 功率 (要稱之為馬力也行)加大扭力 (重踩、大盤、小飛輪、大輪徑) 在轉速不變的情況下 功率必然變大在功率不變的情況下 轉速必定變小輕鬆指的是低功率的情況省力指的是較低的扭力(力量輸出)就是簡單的數學 , 問題在於詞語的「定義」認知差異而已
k62000 wrote:省力不一定好騎好爬坡,因為騎乘姿勢不在最佳出力狀態。 這段話我還蠻同意的我騎小折從南山爬到武陵明明齒比就比公路車輕但踩踏總感覺很吃力不知道是否公路車上卡騎久了再回去騎小折出力的感覺明顯很不同
瘦的狠 wrote: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恕刪) 小弟爬山的時候,常會在上坡被一些練家子好手騎小折或是小徑巴過去。之後到了下坡,就換回來了...小折小徑的輪徑跟齒比優勢,爬坡上的出力是比公路車輕鬆。但是幾何上,不適合高速騎行,下坡比公路車危險跟恐怖...
新米少尉 wrote:小折小徑的輪徑跟齒比優勢,爬坡上的出力是比公路車輕鬆。但是幾何上,不適合高速騎行,下坡比公路車危險跟恐怖... 騎車下坡是在比慢的,你又輸了一次,開玩笑的!! 下坡慢一點好35km 和 50km 滑下來,了不起差個幾分鐘而以,安全第一!!
瘦的狠 wrote: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恕刪) 這問題我自己也很好奇所以之前拿自己的車不上卡用一般踏板做了測試車子資訊如下:公路車:Giant R3300車重:10.5公斤(含所有配件)輪組:小索爬坡輪小折:KHS T3車重:12.6公斤(含所有配件)輪組:406改451久裕花鼓爬坡輪(4000元以內的便宜輪組)龍新路同一天測試:第一趟用公路車爬龍新路14分整(平常練習時最快速度13分40秒)第二趟用小折爬龍新路15分整(平常練習時最快速度14分整)華南路同一天測試(大肚藍色公路):第一趟用公路車爬華南路16分整第二趟用小折爬龍新路16分30秒住家-龍井交流道頂端紅綠燈處(非同一天):公路車跑出的最快速度10分30秒小折跑出的最快速度10分30秒老實說比較幾次過後發現速度差異不大但是到山頂時的心跳感覺小折比較累一點上週用公路車爬武嶺5小時03分本週應該會帶小折再去爬一次到時候再更新結果給各位參考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物理力學,但要解說清楚,卻得長長一篇論述力距,輪距,齒比,功率,車架,重量...都有人想過談過,但沒人談滾動效率輪距愈大滾動效率愈佳,如果放大來看~公路車輪,和直排輪,輾過同一塊磚時...顯而易見,也較容易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