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30-32均速,如何再提昇?

singfeng3388 wrote:
找實力比你好的車友一...(恕刪)


我有團練的,但一個月只有兩次...團練的時間不合
freemanwtc wrote:
另外一個問題是你要突...(恕刪)


其實我是以繞圈賽為練習目標,我想提昇均速是因為我在跟主車群時已經大概38-42km/h,因此,當他們突然進攻時,我一般都被拋掉了。
我想如果我能夠提高我的均速,表示我可以輕鬆地保持現有的均速,我就有更多的氣力跟上進攻的車手。
不知話個想法對不對。
MT01 wrote:
均速我覺得還是要看路...(恕刪)


可以說明一下如何配速嗎?
你avg40km/h,應該在計時賽可以上頒獎台了

bosco2814 wrote:
可以說明一下如何配...(恕刪)


碼表顯示均速,在上坡,盡量多用點體力使均速不要掉這麼快,平路維持穩定且最佳的輸出,而下坡或順風時,就看當時的心率狀態,還有餘力就多用力追點速度回來。

bosco2814 wrote:
你avg40km/h,應該在計時賽可以上頒獎台了


那5K AVG40是因為有緩下坡的關係啦,哪有可能這麼猛。
我想穿上總北隊的衣服可能會有幫助........一旦騎慢會立刻被路人發現.....

MT01 wrote:
碼表顯示均速,在上...(恕刪)


明白。

我之前都沒有設定均速顯示在碼錶上
bosco2814 wrote:
我有團練的,但一個月只有兩次...團練的時間不合

bosco2814 wrote:
其實我是以繞圈賽為練習目標,我想提昇均速是因為我在跟主車群時已經大概38-42km/h,因此,當他們突然進攻時,我一般都被拋掉了。
我想如果我能夠提高我的均速,表示我可以輕鬆地保持現有的均速,我就有更多的氣力跟上進攻的車手。
不知話個想法對不對。

看你開間歇能兩分鐘hold在42km/hr
已經算不錯了啊!
繞圈賽要上凸台
你一定得隨時注意集團動向瞬間的加減速
練會卡位在前面有三四個人左右應該是最佳的位置
當然還要加上你臨場對卡位的判斷與選擇
這一定是需要跟團練習的
一個月團練兩次實在不夠
台北這邊有開繞圈賽練習的團
有需要再問我
另一點是你長時間跟車在38~42km/hr的團裡
是輕鬆還是吃力?
若是已吃力當然無法再應付集團的瞬間加速進攻
你的速度算是ok的
練跟車能力對你來說不在提高短時間的均速
而是你能把hold住自己最大均速的時間拉長!
集團速度一般相對來說是穩定的
只要你把自己耐力拉長
就能穩定而輕鬆的跟住集團
集團一加速只要你夠機警跟上吃風
依然能不掉隊
所以不需要拉高均速
而是需要把一小時32km/hr的均速hold住時間拉長
越長越好,最好能撐超過2小時
還不簡單,跟我一樣爬山+重踩,
當你轉換環境之後,就會發覺騎起來很輕鬆~

我的碳車,空車,8.5kg,
四個水壺架+三鐵水壺延伸架+後車燈。

裝備全上,9.8kg,
手機+前車燈+一個空水壺+工具罐+密碼鎖+打氣筒,
水壺裝滿水就10.5公斤了,
如果裝三個水壺都裝上去,超過12公斤。
真的想練
還是買功率計吧
影響速度的變因太多
功率計能真實反應你的能力和狀況
數據能告訴你欠缺哪個部分
爬山+重踩...?

不懂就還是不要害人家膝蓋爆掉吶...

Kang-Wei Tzou wrote:
還不簡單,跟我一樣爬山+重踩,
當你轉換環境之後,就會發覺騎起來很輕鬆~

我的碳車,空車,8.5kg,
四個水壺架+三鐵水壺延伸架+後車燈。

裝備全上,9.8kg,
手機+一個空水壺+工具罐+密碼鎖+打氣筒,
隨便一個水壺裝滿水就破10公斤了,
如果裝三個水壺都裝上去,可能接近十三公斤。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