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減輕單車的重量 與 減輕身體的體重 兩方面對騎單車所得到的效益是否同樣有用? 請大家發表自己的感覺.有沒有可參考的比例?

兩邊同時進行就好了,反正很多輕量化的零件都有限重、達到限重以內用了才不會怕怕的,

同時也減了體重不是嗎。
哪一項弱就補哪一項
連弱點在哪都不知道,怎麼比較效益
流於嘴砲而已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問題中沒提供詳細資料,

所以無法精準回答,

以一般人來說,

答案是第3,

增加腿力最重要...

也可說是增加FTP每公斤的瓦數.

-------------------------------
UCI車重下限6.8公斤,
減過頭會失格.

阿凱有說過,
他減重反而騎不好...
前頁說的重量秘密應該是指

衝刺爆發力車手跟登山耐力車手體重管理不一樣

反正大部分人不是選手 沒有必要看那麼細就是
兩者都有用.. 某條6.x公里平均10%的山路,車子輕1公斤我快了2分鐘,後來我減了3,4公斤體重我又快了8分鐘.. 當然可能還有很多別的因素的改變..
理論上,
把你想買的車子送進實驗室,用機器輸出固定功率,算出傳動零件和輪組的效率,
再用公式推算不同坡度的耗能,

接下來把你送到實驗室裡,
先量你的體組成(電阻,MRI,排水體積.....),
再用依你目前的設定測試單車,加上測試人員吼你,罵你,用鞭子抽你......測你的最大耗氧量,
同時紀錄你的輕度,中度,和最大輸出瓦數可以維持多少時間,

以上結果再帶入不同路面基本參數,
搭配各車隊秘密公式,就可以估算出你在某特定路段想花多久時間騎完,
如果你的車子效率已經到頂,就知道你得在這個冬天減多少重量了
如果你的車效率太差,當然要換車,不過換車後能不能達到目標時間......又是個訓練和最佳體重的輪迴了

最後搭配上實際騎乘的功率和地形/速度,自己的心跳區間和費力感覺交叉比對,
就可以知道減重還是改車的效益高低了

數據會說話,選我正解啦!!!

8-10kg的中低價車換輪組-->比減重有感,可是有些輪組你不夠輕不能用

7-8kg的車......我覺得,腿力(能用夠大的瓦數輸出足夠的時間)比較重要!
但是過於輕量化的車,你會不會把它給操斷?不過我想我們都不是Kittel,應該不太需要擔心會把手把扳斷,
而是怕太重把坐管給"蹬"斷了

所以啦,減輕單車重量也要提出單車重量的範圍,減輕體重也要提出體重的範圍,才能估計哪個較有效益吧!!

不想追求自己型似pro的身影,追求效益的背後是什麼?
省力?輕鬆?愉快?免受傷?

p.s.我騎車的目標是在70歲時用背影吸引小夥子刷卡,刷完後發現竟然是阿嬤而定竿落馬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