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5370 wrote:樓主說的是所謂的生物防治法這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政治人物只在乎短期成效而人民也只想最快看到成效根本不想慢慢建立生物系統所以撒藥通通殺死最快南部登革熱橫行最近撒藥也開始壓制不下來我還有點懷疑蚊子是不是產生抗藥性了 先謝謝您的理念認同我想過,只要南部縣市市長願意大量購買蜻蜓跟幼蟲水蠆,市場一定會快速培育出來供貨,所以貨源不是問題,端賴主事者願不願意有所行動!
瘦的狠 wrote:另外一個小小的疑惑不知道你所謂的蜻蜓在市區裡看不看的到依照我在台北的經驗我個人是沒看過...(恕刪) 痾...我不知道其他地方,也不肯定有蜻蜓是否就沒蚊子.但我肯定大直段河濱公園我見過沒錯...一大群....
我後院有生態池,裡面很多水蠆。有蜻蜓跟豆娘。我後面蚊子超多,因為有樹有草皮,旁邊還有雜草堆(別人的地)大概只有日正當中,蚊子數量才會較少。如果那天出大太陽,那傍晚的蚊子更是多。蜻蜓大量出沒,通常都是下雨前濕氣變重十,才會有大量出沒平常丁多看到1~2隻,或是在生態池邊羽化的。蜻蜓、蟾蜍能降低蚊子數量,我也知道但是效果呢?還有環境因素你有考慮到嗎?以台灣來說好了,高海拔幾乎沒蚊子,這就是環境因素。
生態防治法其實是很有效的針對特定物種找去找他的天敵來防治人治法反而不好比如噴藥,其實很容易會連蚊子的天敵也一起消滅並且可能會讓包含蚊子在內的多種害蟲產生抗藥性,導致以後更難消滅當然蚊子的天敵可能也會產生抗藥性,同時壯大必須注意的一點不管是什麼原因也好天敵若失控,也可能會是另一場災害比如美國曾引進亞洲鯉魚,藉助其食量與繁殖力清理河道中的藻類結果美國現在河川亞洲鯉魚失控
我在台北土生土長45年結婚前住在信義區與父母同住 住了43年公司是在內湖 我是好天氣就會騎單車上下班(信義區到內湖區)路途會經過松山彩虹橋 大直橋基本上 在"單車道上"蜻蜓我是沒見過 蚊子是一樣會有哇結婚後住在新北市樹林區 一樣好天氣就從樹林騎單車到內湖上班騎了兩年 在"單車道上"沒見過什麼蜻蜓尤其颱風過後 蚊蟲也有喔樹林 板橋 三重 新莊 這一段的河濱 有的球場跟公園飄流木還在 晚上自殺式的蟲蟲迎面而來一樣不少北部基本上天氣較涼一些 蚊蟲基本上會比南部天熱的環境少一些對了! 親友大都是中南部人 對於不同環境 其實很多時候不同同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