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x013 wrote:但是能夠買的起萬元以上的bike....是不是代表我們在這個社會上也處在領先的地位了呢 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也不因為我們買了價值xxxxx的腳踏車而決定我們的社會地位.會上這個版的大都是對自行車有興趣的愛好者.這是興趣問題而非價值問題呀.很多人都還在為生活及三餐打拼jovi00001 wrote:我是覺得我們要保持感恩的心 贊成大大的觀點,各位要知足常樂呀
calvin299699 wrote:運動是不分貴賤的可以...(恕刪) 真遺憾,有分耶...有些運動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還真的沒法玩,在台灣小白球打一場就要三千塊,滑雪非得出國不可,更別說跳傘、滑翔機這類更高消費的運動。騎腳踏車算是門檻比較低的(賣場車+人身部品也要三四五千吧?可能是一個月的生活費...),但在台灣又公平的詭異,管你是 2K 還是 200K 的車,路都一樣爛...XD換個角度看是風景一樣好啦...
放心大家都不會是m型社會的左端那端的人根本不太接觸網路,不是沒時間、就是平日重勞動太累、還有就是沒錢裝網路設備他們如果有餘力可以休閒娛樂一下,也不會對上網有興趣說老實話我們在社會上雖然輸很多人,但也絕對贏很多人那些買了兩萬的腳踏車、四萬的包包、七萬的NB然後覺得不算貴的人絕對不是M型社會低層那一邊的人,除非他是卡奴,都花借來的錢當然不覺得貴XD今天一個運動精品、休閒高檔貨或是高科技3C新產品他們的售價對買不起的人而言,就是貴啊就算物超所值又怎樣,當房租都已經欠兩個月了的時候,還有可能去買那種東西嗎??划不划算是相對的你覺得值得、有價值,不算貴可以買,那是因為你自己的能力可以負擔至於那些買不起、或是買得起但外行&買得起卻沒興趣的人喊貴就讓他們喊就好啦不必再去解釋這東西因為這樣那樣所以賣N萬其實一點都不貴OOXX因為通常不是被當成風涼話(阿我下一餐都沒著落了,你還說4萬的包包不貴!?)就是變成對牛彈琴(老子出門就有司機接送了,買腳踏車幹麻??懷念以前的窮酸歲月喔??)所以當別人說你買的某樣東西貴,讓他們說到爽就好啦,忍一下就過去了,對你有好處滴因為這世界上不可能沒有會讓你也覺得貴的東西啊,所以就將心比心囉
只能說你想太多,據大前研一看法:M型社會,年收入500萬日幣以下都是M的底部。補充說明:大前研一是這樣認為:在全球化之下,年收入在5000萬日幣以下不具高度思考能力之中層主管,都會往底部移動,而原因在於開發中國家人才可能會取代這些工作,唯有具前瞻思維者才能在這波劇變之下更上一層樓。
有正當工作 無不良嗜好者 20萬以下都不算貴..只是個人心態 以及你須不需要用到這種等級而已買車 有人買國產50萬的車 有人買進口 60-80萬的車...你決得有差嗎?買房子..有人貸款20年 有人當醫生看"弟保'...........這叫可惡...哈哈哈
應該說是每個人花錢的方向不一樣吧沒什麼領不領先的啦像一台重型機車幾十萬 難道大家都買不起嗎?只要買得起小汽車的人都負擔的起呀看要不要買罷了也沒啥好了不起的呀像一台量身訂製的公路車 也十幾數十萬罷了只要買得起小汽車的人都負擔的起呀看要不要買罷了錢花得自己覺得值得 自己負擔得起 就好了管別人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