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_Kai0001 wrote:所以還是練腿力咖五號。 +12千的輪組跟3萬的輪組其實對騎車實力沒什麼差~但是車手爽度高很多~A_Kai0001 wrote:怎麼都沒人要問滾針培林、液壓培林???? 如果有免出力就會跑培林...應該就很多人問...
不要再“滾珠輪組”、“培林輪組”這樣亂叫一通了。培林=bearing=軸承──→這是所有會轉動的機械裏都見得到的東西,目的在減少磨擦,使轉動更順暢。而培林因結構不同,會有不同的型式,常見的有:Ball bering (散珠軸承):這是最常見的,有一顆一顆的鋼珠, Shimano 就算是 Dura Ace 的花轂也都還是用散珠軸承。Cartridge bearing (卡式軸承):這就是大家“培林”、“培林”亂叫一通的東西,其實是散珠軸承的變型版,只是把鋼珠及 retainer 做在一起,損壞時整組抽換即可,不用大費周章把珠子一顆一顆弄出來維修。Needle bearing (滾針軸承):顧名思義,把鋼珠換成了鋼針,或是說極細的圓柱體。Fluid bearing (液態懸浮軸承):軸承裏改成填充特殊的液體,腳踏車好像還不需要用到這種東西。其他比較特別的,像是 ceramic bearing (陶瓷培林),基本上也是上述前三類培林之一,只是轉子由金屬換成了陶瓷材質。
如果是跟沒裝好卡汙又沒上好油的滾珠輪組比瞬間拉極速:應該快很多.均速:要看里程...不過少了 [魔神啊] 在後面拉的感覺, 肯定里程上可以撐比較遠.如果跟.... 上了不錯的油, 裝的時候緊緻度又很好運的很剛剛好的滾珠輪組比, 其實... 那速度差的感覺其實就差不了多少了~滾珠好像不輪轉時, 重新上油整理感覺會好很多~
不良歐吉桑 wrote:不要再“滾珠輪組”、“培林輪組”這樣亂叫一通了 這樣叫有什麼錯嗎??花鼓裡放鋼珠的..就叫滾珠輪組花鼓裡放培林的..就叫培林輪組(培林就是軸承)..我記得培林就是軸承..是有組裝好整個套件組..滾珠,滾針,滾錐...上蓋,下蓋,上下蓋...依照尺寸選擇所需,滾珠花鼓是可以全部分解再裝回去的對吧..所以叫“滾珠輪組”、“培林輪組”...我個人應該是沒錯的不能說人家是亂叫一通!
軸承型式(or 滾珠)的不同通常和保養或壽命比較有關, 和磨擦力不見得有直接的關係, 就像上面樓友所言, 如果不計較壽命, 換稀一點的油一樣可以馬上降低磨擦力, 不必然要動到軸承.傳統滾珠因為是拿Hub本體當Ball Race的一邊 (另一邊是內側Lock Nut), 一般密封性比較差, 沙塵比較容易進去, 拆解保養也較麻煩, 須由保養者控制鎖回之鬆緊度與抓輪軸中心. 為了去除這些問題, 市場上始有封閉式的滾珠軸承出現, 雖然理論上比較重一點點(多了軸承本體的重量),但比較不會進沙塵, 裝卸時技術需求也較低.而滾針軸承是基於滾動原件的接觸面做改良,基本原理上就是增加接觸面積, 讓單位面積的壓力分散, 減少'釘點'的機率, 增加強度與耐用度, 但理論上它的重量又會比滾珠再吃虧一點點, 因為'小鋼珠'們已經長大成為'小鋼柱'了...至於陶磁軸承, 原理不離以上幾種型式, 但可以從它的材料特性上去思考, 和鋼製roller比起來, 陶磁比較 耐磨,耐熱,不會氧化,輕量. 至於會不會比較'快', 就看您從那個角度去看了...
轉角遇到女鬼 wrote:這樣叫有什麼錯嗎??花鼓裡放鋼珠的..就叫滾珠輪組花鼓裡放培林的..就叫培林輪組(培林就是軸承).. 當然不恰當,培林只是一個統稱;滾珠軸承是培林的一種,卡式軸承也是培林的一種,滾針軸承也是培林的一種,統統都是培林。沒有理由把卡式培林拿來代表所有的培林,這是我想要表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