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傳動的輪系值都為正(因轉向相同)
輪系值的關係:
e=主動輪齒數/從動輪齒數=+末輪轉速/首輪轉速
以自行車說明:
e=大盤齒數/飛輪齒數=+飛輪轉速/大盤轉速
又飛輪與後輪是接合在一起的,所以兩者轉速相同。
理論上,自行車前輪及後輪輪框尺寸及輪胎應都相同,在不計動摩擦係數下,所以後輪轉速等於前輪轉速。
轉速rpm= rev/min (也就是每分鐘幾轉的意思)
速度V,一般SI以m/sec為單位,但大家比較習慣的為km/hr(都以〝時速〞稱之)。
※速度與轉速有以下的關係:
V=3.14DN/60
N=V*60/3.14D
上式各單位:
V=m/sec(公尺/秒)
D=m(公尺)
N=rpm(轉/分)
註:
1.一般時速表顯示都為km/hr,所以要換算成m/sec,要乘上1000/3600
2.D為輪子的直徑(可以用尺量出,也可以用計算的方式26"輪框→26*0.0254=0.66m)
而這裡的N應只飛輪轉速。
說明:如果知道速度的話,其實就可直接求出後輪的轉速。再依輪系的關係就可以求出採踏時的迴轉速了。
Wei_1144 wrote:
依據最佳迴轉數, 可...(恕刪)
剛用這篇文章對照一下我的yukon的實際情況
yukon前變的數字指示共3段,即大盤
分別為
1:44齒(最大片)
2:32齒
3:22齒(最小片)
後變的數字共8段即飛輪
分別為
8:11齒(最小片)
7:12齒
6:14齒
5:16齒
4:18齒
3:21齒
2:24齒
1:28齒(最大片)
我是沒一一的算有幾齒,但我看實車狀況大概就是這樣,
感覺上版大的飛輪編號會與我的yukon實際後變的檔位呈現相反的現象.
難怪一開始看版大的文章時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為何3*1的速度會比3*2快.
原來是因為飛輪編號與實車檔位是相反的.
故若對照版大的表3*1 => 3* 絶對值(1-8 + 1 ) = 3 * 8
3*2 => 3* 絶對值(2-8 + 1 ) = 3 * 7
p.s.若我的觀念有誤,請各位大大指導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