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花時間跟燒金錢的
重點是還不一定會成功
有熱情是很不錯
不過搞清楚自己要吃下那一塊市場
套一句某人說的話:市場很大,你要挑一塊吃
比如現在熱門的折疊車,過幾年後也不見得是熱門阿
而且熱門的地點是在我們這種地狹人稠的亞洲國家
依我看目前最欠缺的事強而有力的業務能力
這應該也是你們很需要的一環
且工業設計也是挺重要的
這兩樣都沒有,你還是只能走代工吧!
只不過一個人要具備這所有能力太難了
還是要靠別人阿
趁年輕多去挖掘一些人脈吧
讀書也是一種方式
去日本的話,你可能要走的風格應該是偏向日式
日式有日式的優點
不過島國國家的觀感可能會限制你的想法、看法
但也不一定說歐系、美系就會比較好
行行出狀元,處處有商機
就看你如何去找出你的利基拉!
小輪徑工坊 http://tw.myblog.yahoo.com/kogonomo
在小弟眼中..
您父親工廠..其實還有非常大的轉機空間
因為您們的靈活度比較足夠
小弟家中工廠也在彰化
15年前..公司現場生產員工超過200人
因應時勢所趨..
OEM代工..就好比游牧民族
哪裡有便宜生產成本..就必須往哪裡走
因此過去大陸了
目前大陸總員工約600人
但是
很龐大嗎??
不
因為大陸廠的規模..動輒3000,4000人
比有錢...你不級他九牛一毛
比技術..大陸的年輕份子.衝勁..實力更令人驚豔
比生產..你會的TPS...他是中日合資
如何能比..

不知您家工廠是何種性質
有機台...有生產能力..設計..研發..行銷..等呢
如果是煞車把手..
那您的終端客戶應該是煞車組的廠商吧
目前的工廠型態..
已經如同10年前的歐洲一樣
大者恆大
大型工廠..為了維持運作
必須投入更多的成本增設生產機台
為了能節省那1%~2%的空間
凡事講求自製率亦或異業同盟(但可惜的是..自行車業界這一點並不廣泛)
因此..許多的加工廠商生意一落千丈
而大廠..也付出了更多的代價,辛苦的營運
這篇文章..若真要討論...
講上一天也是講不完的
只能給您一點建議
品牌創與不創...必須衡量自身能力是否足夠
現實面而論....再生產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如何投入這筆預算
(而且此預算是無上綱的..且,,無法預知成效如何)
再談..品牌是需要好的產品..金錢...設計...等等等建立起來的
沒有好產品...就沒有品牌
這點供您參考
代工
誰說代工就不好
我舉例我們公司目前還維持合作的代工廠商
以前幫我們家代工的工廠..
不下70家
目前..只剩下約10家
各種領域都只維持兩家左右
他們做的好不好....
好....好到有時我們還必須看他們臉色..請他們幫我們趕工
為什麼.???
就因為.他們品質好..能力好,配合度好
也因為他們的堅持...
他們生產的飽和度甚至超過上游工廠
我要說什麼呢??
代工生產..不一定是黃昏
藉由代工的階段..
累積工廠的能力..
學習客戶的開發方向..
增進自身的生產能力
若工廠能順利運作..
總有一天..小蝦米也能變成大鯨魚
(別忘記..郭台銘以前是做什麼的...不過是一個做模具的.....)
建議版大....有一本書."藍海策略"
或許您可以看一看
如何從一片殺聲的紅海中....尋找自己的藍海
或許.這才是您需要的
別人成功的路線...自己不一定適合
別人失敗的路線..或許就是您成功的道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