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東西只能防君子不防小人
如果遇到職業小偷,再好的鎖也不夠用
但舉手之勞,鎖一下,至少可以避免一些麻煩
在此要特別聲明
"偷竊是犯法的行為",犯法者應受法律制裁.
我不是幫小偷說話,更不是反對那些不愛用鎖的車主.
只是奉勸一下諸君,世道這麼亂,一些起碼的自保措施是該有的.
以保障自身的安全.
在另外一篇流浪漢的討論文中,勸別人要鎖一下車
竟被認為是幫小偷說話(或同情犯罪),真是有點

Wei_1144 wrote:
好好玩, 非竊賊談論...(恕刪)
Wei_1144 wrote:
好好玩, 非竊賊談論竊賊心理, 就像男人談論女人心理, 說不定人家根本就不這麼想...
如果竊賊的想法很容易了解, 竊案不會這麼多吧
行為分析學是一門固有的學問,可以從人類的行為進一步分析特定對象的心理與思考模式,從觀察、揣摩、假設、實驗、統計與分析來得知犯罪者的行為與思考模式,可稱之為犯罪心理學,也是防患犯罪的一門學問。
如果按照你的思考邏輯。心理醫生需要得過精神病才能談論如何醫治精神病患。警察需要當過搶匪或小偷 才能談論如何破案。這樣的回文會不會太謙強一點。
人類的行為,是由人類的思考想加以驅動(人類本能除外)。研究並整理竊賊的行為與心理,並將心得以分享並不是誤導大眾。
此外,我發文的內容大半部分還是重騎自行車的需求面來協助車友檢視現有的防盜措施,文章的下半部提供另外一"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想"的思考模式,是一種手法,可以用來檢視自己防盜完不完備,應該避免把車放在哪些特定的地方。
我希望做些什麼來改善這樣的情形,其出發點跟捐血救人一樣。如果有01的版友看到我的文章,願意去如何思考降低自己愛車的失竊率,這樣就達到我期望的目的了。
竊案的多寡,並不會因為揣摩犯罪者的心理而降低。但,如果人人都懂得如何自我防護,知道犯罪者會針對哪些特定原因下手並加以防範或避免。犯罪率肯定會跟著降低。
治安的改善不能靠政府、靠警察、靠你隔壁的鄰居、要從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