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大真的了解3D列印的原理嗎? 如果是, 您應該知道其實它在材料的採用上限制很多, 也不見的適合量產型的產品, 很多現有的傳統加工方式還是它無法替代的, 目前看來它比較適合用來打樣, 和在短時間之內做出少量產品(例如可以不計成本的緊急軍用零件), 若以現在的自行車零件來對比, 假設一個鑄造或是鍛造+CNC加工的龍頭成本500元, 用3D'堆疊'出來的應該至少會貴好幾倍吧? 姑且不談它的強度是否足夠...
這總東西在10幾年以前就有了,電子產品做prototype就常用到,快速成型的最大問題是材料使用上有限制,不是任何材料都能用...或許carbon還有可能,成型後送爐子加壓烘烤,但RP真的可以做出"纖維"交織的結構強度嗎?目前不知道,或許未來真的有可能...
看就知道是沒做功課的人發的文,碳纖維斷紗=沒有強度,這是很基本的知識。之前有人就有想過用射出來製造碳纖維產品,結果當然無法讓碳絲有義意的交疊,強度不足。不過也不是說完全沒辦法改變啦,等你的3D列印能精密到分子原子的排列之後(當然你要有能繪製如此精密的3D圖程式),而且又能大量且廉價生產,自行車世界就改變了!!不,這樣是改變了全世界!!加油!這年頭不要只會發文,不會用心思考。
bikemonk wrote:第三次工業革命--3...(恕刪) 這好像不什麼新東西歐,這種技術叫做"粉末冶金"常用來建模,從CAD文件轉成實體模型向F1做風洞測試時的1/4 SIZE的模型車,大多也是這樣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