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平價碳纖維時代來臨..真的適合嗎?

您想太多了…而且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想太多!

鐵車、鋁車單就材質來說,是比較環保,畢竟金屬類本來就容易再利用。

但是光就這個因素,是不足以判定整個產品,或是整個產業有沒有比較環保。

鐵車、鋁車生產過程中,像是焊接(碳車不用)、管材裁切(鐵鋁管更耗能)、運送(重量)、噴塗等等…很多工序其實也很不環保。單單就拿重量的關係,就可以知道很多地方不環保。要移動、運送重的東西,本來就比較耗能…

光看材料-->碳車很不環保。
加入其他因素-->不會差太多…
其時要討論這問題,不應該侷限在製造單車上吧,必竟碳纖維的應用廣範,碳車只是佔有非常小的比例,相對起針對其環保的影響,有些不夠客觀吧
樓上各位大哥
依據各位的回答小弟在本文後有補充
我想表達很簡單,材料而言碳纖維很棒,但有無更好的回收或再利用方式!
也只是想表達要入手碳纖維時要三思,畢竟後續處裡目前沒有一個很好的方式..
如果普及化將造成更多的廢棄物,並且無法回收!
當一樣廢棄物有利可圖,自然會有廠商回收.
但碳纖維目前看來並無廠商在進行回收,資源回收站也沒再收就可知道.
電子產品與本討論議題無關,如果真的要說的話,電子產品還有店家或者資源回收再收,代表背後還是有利潤可言.
1kg 不可回收垃圾
和10kg 可回收的垃圾
如果考慮製成,使用 和回收等許多因素
誰較環保其實不容易判斷

"環保"目前只是種概念"商品"
一千年前人就知道要惜物了
有利可圖了, 就變成環保了

還要等幾年退流行後
才會有較均衡的考量機制

my_ways wrote:
1kg 不可回收垃圾...(恕刪)


my_ways您好:
不知道1:10的比例為何?
以車架重量而言,比例應該不至於如此懸殊

如果長遠而言1kg開始累積成大量的的廢棄物
與重複使用的10公斤廢棄物
何者為佳?
1:10 只是個舉例

但塑膠袋比碳纖嚴重多了
因為塑膠袋便宜量大
碳纖就很少被人拿去當消耗品

我覺得問題是永續,生態等議題
目前"很多" (非全部)是為了讓人消耗更多新產品所提出的科學研究證據

有目的的科學就難客觀

舉例:
台灣綠建築法規目前只是會讓人消耗更多建材, 科技
有比較環保?? 我很懷疑

現在開始流行木材當建材
因為標榜可回收
但你覺得全台灣每年拆除房子裡的廢棄木材
回收率有多高? (太划不來了)

"個人" 覺得環保只是一種很簡單的態度, 不是種技術
鋼管車環保多了
不是因為它可回收
是因為它可以當骨董 :)
my_ways wrote:
1:10 只是個舉例...(恕刪)

my_ways您好:
您說的我都非常認同,就是因為有太多隨手丟棄的問題衍生出來的毛病..

當一樣產品很貴的時候,買的人少汙染必定比較少,不敢說沒有汙染

文章內容也說當價格高人會珍惜,但是當價格大幅降低,買的人越多隨著時間
問題就浮現了,廢棄物越來越多,而且這些廢棄物是分散在各地的消費者手上
這就成為大問題,因為當量大又散要收集就有難度,跟垃圾袋一樣的道理

不過目前垃圾袋已經有環保可分解的了

反過來說,如果碳纖維能改良成為跟環保垃圾袋一樣
經掩埋後會加速分解,而不是需要非常久的時間的話

那我覺得碳纖維產品應快普遍化,畢竟這是很好的材質
當然環保是比較抽象,很多東西會牽扯不完

我想說的是當碳纖維越平民化時,後續回收問題怎麼解決?
碳纖維目前真的適合平民化嗎?
現實與理想,往往本來就會產生衝突,這個問題不在於適不適合,而是市場走向所需,我想您的問題就好比輪胎使用後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一般,太多太多雷同的事件出現在生活周遭了,又何必如此鑽牛角尖,有些事情不是單純適合與否那麼簡單易行的
咖啡微甜 wrote:
現實與理想,往往本來...(恕刪)


微甜您好:
本文內其實提到很多,也提到我並不反對碳纖維整車
只不過建議買碳纖維請三思,讓它好好陪你度過N年,畢竟他不易回收

其次文章內容希望有專家或者廠商能提出新的見解,畢竟01是台灣最大的平台.
但是目前看起來並沒有一個新的解決辦法

我認為商人也要負起社會責任,別只宣揚好的一面,當碳纖大幅降低賣價,卻無回收計畫或者再生計畫等支撐下,背後所需要付的成本是否更大?

很多產品汙染是無法有其他選擇如您說的輪胎,但當有其他選擇時呢?
其餘不在贅述,希望能專家或廠商能提出見解...
-------------------------------------------------
或許我的文章會造讓人感覺我是來砸碳纖維的場的
不過我並沒有這種意思,只是當我自己找資料慢慢了解碳纖維商品它的缺點時,提出想知道目前業界或學界是否有新的辦法解決.
如有冒犯很抱歉,這不是我的原意.

隼7025 wrote:
碳纖維在製造過程屬高...(恕刪)


你去算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汙染程度
然後再算上他們的使用年限 目前手機約都1年左右 電腦2~3年
你會發現其實單車長期的危害低很多了

單車市場其實已經冷很多了 車友量以經沒過的豐富
低價碳車也是必然趨勢
加上品質上也不錯 以後可能萬五左右就能買入門碳車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