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火龍果補胎液


蘇淇 wrote:
直接換內胎比較快!!...(恕刪)



以後騎車要隨時注意有沒有螞蟻會咬

或者是有蜜蜂追著跑......
想起前些日子騎車至三義慈濟茶園 剛好遇上修馬路蓋防土牆 回程時 剛好遇上釘子此時叫天不應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 心中OOXX最後牽車走了8公里才得救.有了這新發明 以後郊外騎車 再也不怕突如其來的被釘子刺破輪胎了
補胎液不是什麼新東西了,網路隨便一找就是一大堆

這個能上新聞,只是因為"火龍果",加上"置入性行銷"
其實我比較擔心的是他能耐得住100psi的壓力嗎?............

gp03sdex wrote:
其實我比較擔心的是他...(恕刪)
恩恩壓力 是個問題所在..我自己有想到溫度這個問題...但是發明者因該也有想過因該有克服...我也看到新聞報導.說車重不能超過1噸 還有破洞 不能太大..好像是 不要超過0.6mm(忘記了)不對 請糾正
依老頭子粗淺的想法,這種東西對單車的內胎應該是無能為力的,
量一量單車內胎的厚度1mm都不到,想一想在破洞中灌入這種東西,
那麼在破洞的內沿能夠吸收多少cc,又能產生多少黏著力 ??
若然,等它乾了以後,真打上超過100的氣壓後,它還能頂得住嗎 ??
這樣榕樹的樹酯也能當補胎液了,事前補胎液沒有廣告那麼有效,洩氣只是慢一點,壓力太大也是一直噴,還有使用期限
我想應該是很像這東西,在美國已經上市很久了:

雖然可以承受不斷的刺穿... 但每刺穿一次想必胎壓會降不少!
買菜車倒是無所謂, 如果是平常呵護備至的愛車... 如果刺穿了我應該還是會馬上換掉吧~

而且...
如果是磨到光了又破胎可能會像這樣 (注意喇叭音量)
「有功能」跟「可以商品化」是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
我相信這果汁真的有點功能,但是考慮生產成本、保存便利性、耐用性、單價競爭力…
太多太多新點子在「商品化」這一關過不去。
就算有作用,遇到內外胎一起刺穿的狀況也是無能為力吧?

如果是高壓管胎的場合呢?不見得封得住吧。

結論:聽聽就好,備胎還是要帶。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