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騎了幾趟的感覺是均速大約提升了4~5公里(由25.x公里提升到29.x公里),定速巡航在沒有明顯風速的時候,可以維持在33~36之間,這樣的速度以往用2.0的巧克力胎是辦不到的說。
因為沒有騎過公路車,所以也是無從比較其中的差異。單從騎乘的感覺是覺得加速比較快、踩踏的迴轉速可以較快,感覺這樣可以更有效達到運動的效果。
另外,小弟有一個疑惑:
時常在版上看到有人提到公路車可以較快的一個因素是因為重量比單山車輕,可是小弟覺得公路車跟好的登山車重量差距應該在3~5公斤以內,這些重量差距真的會影響騎乘嗎?
因為小弟覺得3、5公斤對於人的體重來說,應該只是十幾分之一而已,真的有差嗎?
懇請解惑~
fausthsu wrote:
其實大家說的再多,還...(恕刪)
我說說我的經驗談. (大家應該知道我常常帶著亡命天涯大皮箱 不然就是揹著亡命天涯大背包吧?)
重量增加的情況下
平路以及下坡差異不大. 不過重量輕的時候轉速會比較快起來, 變速會比較順暢, 也就是0~20km比較快.
20km以上沒差. 極速也沒差
爬坡差異非常大. 重量越重感覺越重拖, 車子怎麼踩就是速度上不來.
而重量背在身上跟放在車上來說.
背上身上會覺得身體比較不舒服, 不過車子會比較順暢.
重量放在車上, 身體不會不舒服. 不過車子會變慢. (照我前面說的, 上坡差異最大).
細胎跟寬胎還有一個差別是胎壓. 胎壓高騎起來也會輕快很多.
同樣1.95的胎打60跟40的胎壓差異就非常的大. 一樣是上坡感受比較明顯.
我騎510A + 亡命天涯大皮箱 + 1.95巧克力胎 以及 騎著MCM + 1.75防刺胎上烘爐地的感覺是.
MCM只需要1/3~1/2的力氣就可以爬一樣的坡了.
用一樣力氣510A只能用前面最小後面第四. 而MCM可以配到前面中盤 後面第四.
由此我相信大家就可以知道速度差異有多大了.
給各位參考.
hungweiwu wrote:
我說說我的經驗談. ...(恕刪)
沒錯...每次看到強生兄的那一大包,就覺得這根本是在坐重量訓練啊....

So long ago, another life,
I can feel your heartbeat...
7、8KG的車子 一堆人有
公路車 是有5KG俱樂部
但以正常比賽標準 不是限重最低只能6.8嗎 所以討論公路車極端值沒意義
登山車 硬尾巴的車種 7字頭的不少 所以比重量 是不會差到所謂3~5KG
除非你硬要把登山車定義成 前後避震+碟煞 這樣一定比較重...
剩下就是輪徑 齒比 平把彎把的風阻影響吧
換細胎一定會快 踩起來輕很多 不會到跟公路車一模一樣
但是跟巧克力胎的差別就是天和地了
我自已是一台硬尾登山 怪車 輪子本來就是700C的 跟公路車一樣大 裝MAXXIS 1.5防刺 打65PSI
和公路車 1.0細胎 打120PSI
這二者之間的差異太大了 胎壓高的細胎 平地的起步跟加速 都會比1.5輕快
騎過1.0 再試1.5 會覺得有點重拖 平地就很明顯
硬要說缺點
就是台灣的真的路太爛 平順的沒幾條 用細胎 路感很硬 還很抖
一些避無可避的路段 總是讓我很難過
roven5428 wrote:
1.登山車改公路車胎,騎程起來就會和公路車有一樣的性能嗎?
我能想到的是, 登山車常有避震器,會耗掉一些動能外,還有其他的因素或問題嗎?
2.在速度方面和騎乘舒適度方面會有不同嗎?譬如:長途行使,哪一個比較容易累呢?
3.其他條件一樣下,車架的設計完全不同,會有何差異和影響呢?
4.公路車的絕對特色是什麼呢?
...(恕刪)
roven你是要做專題研究論文吼?


ANS1.不會!登山車改公路車胎,嚴格說起來應該是細胎,即使是1.0細胎,胎寬還是比公路車寬一點,加上胎壓&輪徑的不同,滾動阻力仍大於公路車

ANS2.速度是一定比不上公路車的,至於舒適度則要看個人習慣與否

ANS3.前叉角度設計不同(不要問我數據,我是數字白痴,過目即忘),使得登山車在低速操控性較靈活,而公路車在高速穩定性較優

座管角度設計不同,使得登山車移動重心操控範圍較大,注意看下坡車的差別更誇張,而公路車比較方便全身肌肉群出力轉換成速度,比較一下計時車

B.B.DROP高度不同,登山車設計利於跨越障礙,公路車設計還是高速穩定性

軸距不同,登山車設計較長在於off road的吸震穩定,公路車設計較短利於瞬間加速性

ANS4.速度

老人家字打太多會很累


詩萬首 酒千觴 幾曾著眼看侯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