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山路下坡煞車,公路車與登山車的差別?

我騎公路車 也一年半了
也是上坡一條龍 下坡一條蟲
拿烘爐地當練習下坡
結果 下來時一樣常常牽車
感覺上那種"斷頭彎"(就是看過去 看不到對向來車的彎)
都會覺得很危險....
怎麼跟我的感覺不一樣
登山車148下坡過灣大概30左右
換便宜公路車下坡過彎都可以超過40
感覺穩很多說
往員林方向最後兩個90度彎可以大概50左右
還沒有摔代表還未探索到C夾+細胎的下坡極限

打滑在你換較粗的輪胎之前.簡單講升級啥都沒用!(放氣倒是可以)
不過你可以經常煞車.而不是累積一定速度.要轉彎前才開始煞
剛開始也常因為下坡怕速度過快不自覺的猛按煞車..
猛按煞車的結果就是手很酸..久了還會有抽筋的感覺..
後來有車友講可以試試用點煞..
有哪位高人可以指點一下何謂點煞嗎??
我個人下坡時..左右手持續輪流點按煞車..可適時控制下坡速度不要過快..這樣就比較不會有急彎速度過快的問題..也不會讓煞車皮過熱..另外成車附贈的煞車皮請換掉...制動力確實不太好...
其實重點是在... 剎車點

在進入彎道之前的直線最後 10M 這段距離,你已經降速到安全的速度了嗎

不要在彎中才想要減速,除非你是高手+路況很好+祖宗保佑.... 要不然失控機率會很高

所以請提前降速喔~
單車生活、義大利老車改造一起熱鬧中https://ibikeeric.blogspot.com/
其實最恐怖的是一二十公里以上的長下坡,例如陽金公路甚至於武嶺下山,
手都捏的快出汁!又酸又軟又感覺快煞不住,偏偏還有幾十公里在等著你!^_^
提供我的經驗跟大大分享:
那次我是跟我同事一同去騎羅馬,也是我第一次騎羅馬(真是漂亮的路線),我同事則不然,他因住在水庫旁,幾乎休假練車都在羅馬,所以算是對羅馬相當熟悉。您提到了那個下坡,我也有同樣的感覺,當時好像身體快"飄"走了,因為我是跟著"識途老馬"後頭跑,他倒是輕鬆愉快的過了那個彎,我在有"飄"的感覺時,低頭瞄了一下時速,居然已經60了,可能是因為我的體重太重,所以產生的離心力也大,所以有了"飄"的感覺(當時他是騎登山車,我是公路車),其實我離摔車已不遠了。可見公路車的下坡會因為輪組接地面積與登山車不同,兩者產生不同的騎乘感,我同事輕鬆過彎,我則驚心膽顫。
回到您提到的煞車制動力,不要迷信某某牌的夾煞好,原則上我相信只要不是賣場車品質的煞車皮,因該對輪組的磨嚓力都會大於輪組對地面的磨嚓力。也就是說您的C夾調整如果正確,打滑的絕對是輪胎,不是煞車。因為公路車的輪組與地面的接觸非常小,相對阻力也小,所以騎乘速度較快(相同的人),在您緊張或有緊急狀況發生時,人會反射的用力握緊煞車,這時就是危險的開始,因為如果是前煞先鎖死打滑,您摔車的機率因該有99.9%,如果是後輪先鎖死,那可能會產生"頭文字D"的漂移,那也恭喜您,準備花錢換後胎了,因為那個瞬間胎皮可能較要磨到見編織網,這是我多次的經驗(習慣後輪用力按,已經換過三條後輪)。
建議您剛開始騎公路車,下坡一定要"慢",至於多"慢",要您慢慢體會,感覺。因為每個人的體重與輪組品牌不同,對安全的過彎的"慢"條件也不同,所以合理的"慢"必須要您多次練習去體會。
至於下坡煞車技巧,相信板上還有許多前輩的經驗可以學習,我就不多轉述,祝您行車平安。
hungmaxy wrote:
怎麼跟我的感覺不一樣..往員林方向最後兩個90度彎可以大概50左右.(恕刪)

90度彎50公里過彎
mama888 wrote:
我光25下坡就逼逼岔...(恕刪)

下坡快是靠膽大跟不要命
上坡快是靠腳力跟實力....
爬很高之後下來有很多人也是都慢慢騎而已~
之前看到有人爬上山之後下來就出車禍了
腳踏車是撞到吃有點對向的汽車
假如真的要快就多騎幾次吧~
多摔幾次習慣更快~
P.s之前看到有文章說煞車力道前7後3這點很有用~可以參考看看
煞到會前空翻的話,還是不要騎腳踏車比較安全
艋舺的結局是什麼?為了什麼而爭
我很想說,騎車出門運動,安全最重要。

但是,也請不要把下坡妖魔化好嗎?

"下坡是靠膽大跟不要命",很抱歉,這句話恕小弟無法認同。

下坡也是一種技術,沒錯,是需要膽大心細配合的技術,但是零壹太習慣用蔑視的角度來看待,
動不動就把七天什麼的搬出來說,這樣真的很無聊。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