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心得」關於入門級組車和改車~登山車篇

推啊,有史以來最道地又務實的文章
小弟為您鼓掌叫好

我也買車騎車
第一輛車七千元
第一次出遊被所謂的專業車主虧到不行
體力還輸人一大截
現在輕鬆超過之前虧我的朋友至少二百公尺,還不時要回頭等
現在換車價一萬出頭的
每週至少騎上一趟25-40公里的距離
目的只為健身
但是身邊不少同好買了價位極高的車種
現在幾個月也才騎上一次
可惜啊
請讓小弟完整的copy下來當作日後的參考
感謝您的分享
則個在此謝過各位大人~

我說過了一分錢一分貨,高檔的零件背後有無數的研發人員的心血結晶~
如果當年巨大不願意投入碳纖車架的研發,今天己經被賣場牌的大陸貨打死了~
也因為巨大的投入~連帶同在這塊土地上的自行車業一同成長~沒有美利達死命追趕~
我們怎麼會有便宜的成車好買~

歐美投入的成本又更高了~一台什麼都最好的自行車不過20萬上下~但對歐美民眾來說~
花20萬像我們花5萬~一台入門車一萬台幣不過是他們吃一頓飯的錢~
有些人選擇高貴的自行車零件~是對自己成功人生的肯定~總比?車上酒店好吧~
身體健康多活幾年~值得~

有錢不等於有品味~但有品味往往會看上昂貴的物品~

我會去找一堆資料是因為我是思考型的消費者(就是龜毛啦)
並不成功的人生還是需要找些快樂
有健康的身體我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我在今年卅歲戒煙了~還記得生日前最後五分鐘我把最後二根煙抽完~
在一段時間的身體適應後~我覺得自己需要運動~
所以才選擇了這個原本我認為乏味的興趣~

我現在每天早上六點會自動起床騎車~
我變老人了~嗚啊~

不管是賣場牌還是有錢牌~都要注意運動安全哦~身體的三角支點要確認配合身型~
我想調整龍頭和座騎會有更強的大大教大家的~

當看著相同的踩踏速度~有品牌的車硬是飄得遠遠還邊聊天(萬元左右入門車)~
在河邊很多人我天天遇到~所以我不認為他們花萬元是不值得的哦~
一天一包煙~半年煙錢也破萬了~可是人家的車還好好的在那裡~

依自己需求買車才是我發文的目的~

每台車都只有一匹人力~有什麼好比的~
有一個單車俱樂部的宗旨是不比較~不競速~
看著他們許多出遊的照片~
我想~那才是人生~
(當然人生也有那種不枉我下山好幾次都沒摔車的啦)


沒錯...沒錯....
無論啥車....還是要靠自己一雙腿.....
車價高低無所謂....騎出興趣...騎出健康...持之以恆才是最重要的...
騎快..騎慢...自己隨興就好....
有時自己騎車沿途欣賞美景...呼吸清新空氣...見到車友時相互打個招呼...加油打氣....
這樣就夠了...
真是一篇好文章
我現在就騎著一台訂報紙送的捷安特DS-321
目的只是為了運動,每天都騎的滿身大汗
騎車真是快樂啊~
bugshell wrote:
則個在此謝過各位大人...(恕刪)


說到這個
巨大聯合其他自行車產業成立A-TEAM真的把台灣的自行車業救活了
而且也自行將產業升級了
實在是很了不起
得意春風 自在飛翔
突然感覺來到了數位相機版
啊...原來這裡是自行車討論區,失敬失敬
~~抓住指縫的風,就能抓住緣分~~
Pussycat wrote:
真的寫的很棒...... 鼓掌

不過單避震硬尾巴車, 座桿換carbon的話是可以增加一點吸震效果的

比起座墊升級, 一條好車褲更是值得投資的單車"零件"


推!

rock shox的避震坐桿(拆開看是用優力膠的)都沒有carbon座桿來的q

座墊首推brooks的,真的坐了會不習慣其他的
我的單車部落格 http://blog.pixnet.net/oliver605
Purpledew wrote:
突然感覺來到了數位相...(恕刪)

小弟夏虫語冰~有許多錯誤的觀念待先進的指正~
(其實我很想開玩笑但怕會筆戰~只好正經一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希望先進們可以多加指導我們這些入門者~


~拋磚引玉~
大大您說的真是太好了
讓我們這些菜鳥獲益不少阿
uwin wrote:
有住楠梓區的大大嗎 ? 期待一起運動去....


我住楠梓喔...我同學有一夥人固定休假日騎車休閒!!
路線: 龍泉寺>元亨寺>忠烈祠>中山大學>鳥語花香>柴山山頂>(原路下山)來回約30KM/時間約3小時
有時會從七蔓站下山喝杯水>礦區>元亨寺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