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第一次使用心跳錶才知

終於看到也有人跟我一樣的問題。
其實我也一直很那悶,我騎山路也是常常像樓主一樣的數字。

像前幾天周日騎北宜,有夠熱,加上五月清境武嶺後沒啥騎車,整個北宜兩段(坪林休息),應該都超過八十分鐘,心跳幾乎都是172左右,有時候抽車會到188(但應該還可以更硬撐上去,但實在太熱了),騎完也沒有不舒服。

我34歲,一直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不過有心跳錶的好處是真的可以避免危險。像上個月騎風櫃嘴,心跳錶沒電了,最後一段為了拚看看,結果到了以後站著都很不舒服,要坐在地上五到十分鐘才比較舒服。

而上次武嶺為了安全,全程控制心跳在150~160之間,騎完三個半小時,真的是一點累得感覺都沒有(但因為下雨沒穿雨衣,手都失溫了)

一時興起 wrote:
之前騎車騎快一點久一...(恕刪)


很慶幸你開始有效率的開始重視運動的方式 心跳錶真的是單車運動很實在的一項投資
迴轉速跟心跳絕對是交相影響的 我建議你可以先從心跳開始觀察起

以目前你的狀況看起來 我覺得不需要太在意迴轉速
原因是 理想的迴轉速 可能不是你現在安全心跳內可以承受得起的

先嘗試在不爆心跳的前提下 騎完山路 如果發覺根本不可能 才一小段心跳就爆了 那就是兩個狀況:
1.你的心肺真的還要再加強
2.這個坡度對現在的你而言 強度還太高了

我建議先從最大心跳70-80%的範圍內 挑選你可以承受的坡度
一開始先不要在乎迴轉 先想辦法挑一個讓自己騎起來有點喘但還OK的山路練習
慢慢游刃有餘後 在循序漸進拉高迴轉 反覆練習 等自己可以很理想的征服一個坡度 在嘗試更陡一點的

另外有閒暇的話 也可以考慮挑選一些額外的菜單 針對心肺功能加強
最有效也最常見的 就是慢跑跟游泳 我覺得這兩項對心肺功能都有明顯幫助

我自己是週一到週五挑兩天運動 一天慢跑10K 一天騎車1小時(但是里程數很短 純屬維持騎乘習慣)
週末的話 至少要有一天是長距離(至少100K以上)的騎乘 如果還可以就一天長距離一天爬坡
如果不行的話至少就要有一天能練強度高一點的 這邊也建議 長距離一定要練

長距離騎不動的人 不可能山路會爬到的好的

一點自己的經驗分享 你參考參考

歡迎到我的網站看看!!https://www.flickr.com/photos/gemini_wu/
目前常見的公式都只是參考,而且是很粗略的參考。

照樓主這樣的狀況看來,最大心跳值"可能"在190~200之間。

測量個人最大心跳的方式真的很痛苦,而且隨著年紀增長,也愈不建議使用...
或許啦,只是或許,樓主可以大略抓個最大心跳值195,然後用這個數字來算百分比。



PS:小弟41,最大心跳值差不多196。
謝謝各位
我知道下次出門要如何騎車了
下一趟維持在160就好
感受一下差異在哪
我今年也是40歲跟樓主有同樣的問題,
我騎台北市河濱從福和橋下到社子島(旁邊有賣咖啡跟吃的那邊)
來回約40公里(GARMIN 705算的)大約都在80-82分騎完,
平均心跳都在170-175,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
我44 長期使用心跳表 簡略估算最大心律176
大家騎車難免會高於自己最大心跳 只是時間長短
心律之外 運動中 心率各區間的血壓 可能也要注意

最近去做運動心電圖 測出超過我最大心跳約18x時血壓多高
自身心血管的狀態瞭解後 自己騎車方式就會去斟酌了

快快樂樂騎車 平平安安回家

icchockey wrote:
我今年也是40歲跟樓...(恕刪)


網兄的GARMIN說明書裡面應該有個運動心跳區間

看樣子已經超過最大安全心跳90%了,可以考慮改閉一下騎車方式。

onegin.tsai wrote:
而上次武嶺為了安全,全程控制心跳在150~160之間,騎完三個半小時,真的是一點累得感覺都沒有(但因為下雨沒穿雨衣,手都失溫了)



武嶺騎3:30分而且不會累!! 閣下應該是菁英組的吧....

myhope wrote:
網兄的GARMIN說...(恕刪)


對不起,再囉嗦一下,每個人的最大心跳都不一樣,而且,差異性可能很大。

真的到九十趴的話,不太可能持續七八十分鐘的。
武嶺騎3:30分而且不會累!!

請問你是從哪裡開始騎??從清境上武領嗎??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