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數跟你的裝備成正比
公路車腿力夠,不到幾天就結束的行程,裝備少,公路車是不錯的選擇
一般車加上貨架悠閒的跑,比較適合
看朋友多不多可以借宿,住宿問題就搞定
睡袋睡戶外的,睡眠品質不是很好,不建議
民宿就看之前有人介紹過便宜又大碗的,腳踏車也要能停要考慮到
民宿最好是先查好,不管有沒有需要,預計哪天要到那個縣市
找個預備的一兩間,臨時要找便宜的住宿不容易
行程最好安排空一點,趕行程很累
一天要跑幾公里先估好,看是幾天的行程
天氣熱的下午,盡量躲太陽
藥品大概其實不用準備太齊全
簡單的OK繃、優碘、透氣膠帶、酸痛藥膏、防蚊液
個人藥物跟健保卡大概就夠了
台灣西部商店主要路線很好找的
三個人的裝備分攤一下
重複的就去掉
車褲車衣兩套輪流最精簡,白天邊騎邊晾
要充電的東西比較麻煩而已
三個人要帶個多孔的插座
不然一起住容易不夠用
裝備防水能力也要顧慮
台灣環島只怕沒時間跟沒錢
該邊破皮是最大的敵人
一天硬操太遠,對膝蓋很傷喔
車種選擇:公路車、登山車其實都不是重點,看是要優閒的慢速騎乘或是快速的奔馳在公路上
裝備的放置:如果可以的話,儘量用貨架,一路用背的會比較累.
※即便是碳纖公路車,也有裝貨架的方式。版上有人用公路車TCR加上改裝零件,照樣可上貨架,文章在哪可能要搜尋一下,我自己也試過,整圈騎完回來,車架並無損傷。
額外提一下行李v.s下雨,我的經驗是,如果看天候不佳,去找or買垃圾袋/塑膠袋,將所有行李依大小分袋丟入塑膠袋後,袋口綁起來後,再放進背包/車袋,防水效果一級棒,簡單又方便。
基本隨身補給物品:OK繃、面紙、肌樂、約1~2000新台幣、提款卡、健保卡即可
※面紙上廁所、傷口止血都可用,如果重大傷勢,應該不是隨身物品可以處理的,真要止血帶,備胎也可利用,個人在整個環島旅程很幸運的一路平安返家,用最多的其實是肌樂。
車輛支援物品:挖胎棒、補胎片、備胎x2、類似摺疊刀的隨身十字/六角螺絲起 x 1、隨身打氣筒、後燈 x 3、前燈 x 1
※後燈數量會那樣多,是因為過蘇花隧道時,雖然許多卡車司機都很友善,儘量會避開單車客,但還是儘量能讓自己顯眼一點會比較好.
備胎+補胎片可以讓你在爆胎後、到下個城鎮補給前,還有兩次爆胎機會....(應該不會那樣衰吧?)
and ... 如果真的爆胎,換下來的內胎可以拿來綁東西,很好用。
進階支援物品:智慧手機+3G上網、相機、行動電源
※走錯路的時候Google map不錯用,雖說從地圖看來,省道就是一直騎,不用轉。但是實際上,省道是個神奇的道路,明明沒有轉彎,有時候就是會騎到其他路上...=.=
手機如果照相品質不錯,用手機即可,總是要拍照留念的啊。
如果拿手機當電腦用,電力消耗速度相當驚人,行動電源是必須的.
衣物:車衣、車褲一套與一套旅館內的衣服+褲子即可,旅館衣服建議選擇接近車衣材質的排汗衫,洗完晾著很快乾,裸睡也挺舒服的噢。
雨衣等碰到的時候再買,真的想要先準備,就買便利商店30元那種黃色的吧,但是個人是覺得,真碰到下雨,雨衣是不讓自己體溫不斷降低,真的穿了之後,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流汗)
或者也可以進旅館前,先吃完晚餐,或者買了晚餐帶進去,除非有很想逛一下,不然休息、整理/上傳照片、確認明天的旅程就夠你忙的了,過多的服飾可以就免了。
住宿:每個人體力不同,很難用一個標準建議您該在什麼地方停。個人的經驗給您參考,我是一人獨自環島,所以比較自由,一開始並沒有計畫住在什麼地方。而是選擇在第一天先測試一下自己單日最大航程,在大概四五點就開始轉進市區找旅館(通常火車站前,一定會有汽車旅館、一般旅社),不再繼續往前。當天晚上就可以算出後幾天可能會落腳的地方。
大體上我的經驗是西部找旅館、東部找民宿,智慧手機在這個時候就可以派得上用場,或是中午前先想好當天要休息的市鎮,請朋友幫忙查詢。
墾丁往台東:墾丁到滿州鄉,這段通常沒有問題,記得離開滿州鄉市區時,榕樹旁的7-11可以先買點麵包、飲料,後面到壽卡有段距離。
由滿洲鄉市區走「縣道200」上山,過九棚之後會接到海邊的「台26」,這段濱海的「台26」只有一小段,依照路標指示,會左轉「縣道199甲」,這山路段約9km,會與「縣道199」相接,右轉東源騎約13km的山路,就可以到壽卡,右轉就一路下滑到達仁鄉。
由滿州道壽卡這段,幾乎都是山路,可能要注意自己的體力與時間,翻過山區到台東之後,大武、金崙、太麻里、知本這幾個地方都是許多環島單車客休息的地方
這時,台灣東部,就只剩下花蓮市到宜蘭蘇澳是山路(如果你是環大島),其他的就幾乎都是平路了,可以好好計畫一下要用幾天來穿越東部。
以上,希望能對您有幫助,祝您一路順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