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2013_0703更新)台14線上的感恩商店

好棒的單車記錄之旅,騎車除了健康更能讓我們看得到台灣每個角落。
給版主一個
虧我們台灣的政府官員、民代學歷都寫得嚇嚇叫碩土、博士
做起事來卻什麼都不士, 唉悲哀~~

leone823 wrote:
國道6號通車後縮短了...(恕刪)
就我印象所及,這房子跟道路的爭議已經有電子媒體記者報導過,應該也有一段時日了,想不到還是沒有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阿?
樓主的人文關懷令人欽佩!
米國荒野大飆客
ApplePie+ wrote:
雖然不知道是非對錯,但是樓主的人文關懷令我相當感動。

頻果派大大太抬舉了,謝謝!
是非對錯當然不能只憑單方說詞.
況且這也不是我們這些局外人所能左右的.
只是在常跑的路線上發現這些文字...
一時好奇,探究之後有感而發.

tagodbless wrote:
台灣的官僚公務體系還沒走出那獨裁時鴨霸作法

大大這個說法倒是蠻符合屋主的感受與無奈.(與屋主感同身受)
屋主是個約年近半百的老實人.(聽他說話的口音,應是一位客家鄉親)
不瞞您說,當天屋主身上是一件肩上與肚腩上都是脫紗透空的polo衫.
講句實在話,舊衣回收箱的衣服都比他身上那件還來得好.
我向他買了一瓶舒跑,打開冷藏櫃那一刻...真的只感受到"苦撐"這兩個字.

在斜坡下的空地聽他陳述著整個過程,除了感嘆政府的官僚與相關人員的敷衍推拖...
甚至是冷嘲熱諷的言詞,感慨,失望與無奈全寫在臉上了.
言談間的語氣與肢體,不難看出真是個老實敦厚的人啊!
面對未來...你只能察覺到他不抱期望的眼神;聽到他無奈的嘆息聲.如此而已.

在他們眼裡,政府就是官衙;是個威權與可信賴的部門.
在民主社會中,人民最被看重的時刻大概就是"選戰"期間了.
左一句鄉親父老,右一句兄弟姊妹.頭家長,頭家短的...
公部門裡沒有一個不是以"公僕"自居.
僕者,..僕役,下人,丫鬟,奴才是也.

當有人自稱"公僕"時...
是否該弄清楚 是"公家機構的僕役"...還是"公眾事務的僕役"呢?
還沒投票時,每個尋常百姓都是"頭家".
"奴才"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當的(有人會很樂意勤快的去當人民的奴才嗎?)

有的.就看你會不會挑.除了要會挑.也要懂得防"詐騙"
因為....
頭家也不是那麼好當的啦!

orion9981 wrote:
員外~!!!

哈哈哈...
orion大大,偶不速員外啦!
我家真珠的老東家才是員外啦!
真珠在我家可是要劈材打掃,洗衣做飯的"丫鬟"呦.
這等閒事...我們管不了的.
謝謝orion大大加分鼓勵.
府上的買菜車還順手吧!

秋水 wrote:
不如去電蘋果日報或新聞台的報料專線,
或則向民代檢舉投訴,
釐清效果可能更好。

謝謝秋水兄加分
媒體與其他人的部落格都曾提過
搜尋"昌榮橋"就可看到其他的資訊

進桑 wrote:
屋主可以自行向地政事務所申請鑑界,每筆地號$4000元的樣子,錢交了地政人員應該不至於不肯來鑑界,只是鑑界結果雙方能否接受而已。

回進桑的話
屋主提過了
土地與房屋座落於國姓鄉
來了"竹山"地政所的人員...
看了看之後...不敢動手.
打電話去兇"埔里所"...
為何打一支"紅軍"給他們.(引用屋主描述)

08882 wrote:
申請國賠好了..

屋主隔壁鄰居曾做過
真得很難...也沒下文.

鳳鳴7777 wrote:
這樣的人....才真夠格當民意代表
給您鼓勵喇

謝謝鳳鳴兄鼓勵
小弟連個頭家都當不好了...
遑論需文武全才,八面玲瓏的"民代"呢?

kikihsukimo wrote:
先加個五分!


看了半天 很難確定是非對錯,
只能說...
這種關懷人文的熱忱 在現今社會中 很少見了~
給你鼓鼓掌!

謝謝大大的加分與掌聲.
是非對錯確是很難去評論(雙方各有苦處)
單車速度不快,恰巧又是返鄉之路.
一直以為是個很單純樸實的地方,卻出現了這刺眼的文字.
所以就很雞婆的去看了一下,雖無淵源,但畢竟都是南投的鄉親啊!

joeljule wrote:
進去埔里就是小弟老家

鄉親好.
小弟雖出生於埔里,但確屬少小離家的遊子.
對埔里...沒有貢獻,只有消費.
拿外婆家的"貴";啃舅舅的甘蔗(還外帶狗肉回家)
採叔叔的"蕃麥",挖阿伯的竹筍,吃堂哥的山產,摘他的梅子;喝他的刺蔥酒...
還有姑姑的蕃薯,香蕉...盡幹這些吃飽喝足,搜刮外帶的勾當..哈哈...

台14線,真的是從小走到大(年齡與路幅皆是)
最期待與眷戀的,當然就是過了草屯之後的那些隧道了.

從小看到大的九九峰.充滿傳奇與故事的山巒.


在我活動的範圍內,He was always there.


台14往土城隧道的路途


國道也有隧道,但是...你無法親近它.

在這裡,你可以撫摸得到他的滄桑,感受得到環抱著你的沁涼與靜謐...

我也會讓孩子來感受這一切


親近這屬於家鄉的景觀


讓他記住這段美麗又獨有的返鄉路途


單車武嶺的起點與虎頭山上的飛行場


濃郁青翠的虎山之路


展現意志的登頂山道


由眉溪眺望真正的"霧"社


一直屹立著的墓碑山


人不親,土親.很雞婆的清理停車場的雜草


將損壞的階梯噴上黃漆示警


也清理了往墓碑山步道的雜草

我消費的是埔里的親人,也在他們身上體驗到了無私的分享與回饋.
從小看到大的墓碑山,一直到今年九月才真正踏上峰頂.
山不高,
但在山頂俯覽熟悉的烏溪,眷戀的隧道,眺望對岸的山巒...
這時...在這片土地上最刺眼的
莫不過是昌榮橋頭那紅色的繁體中文字了!
jokerju0512 wrote:
騎車除了健康更能讓我們看得到台灣每個角落

單車確實是好物
放慢速度可更貼近平時一溜煙就滑過去的事物.
除了看到之外,也更能夠再深一層的去感受...
騎單車的人,總有某些特質與感官的.
學琴的孩子固然不會變壞,
騎車的孩子卻有其過人之處呢.

jolin1979 wrote:
...(恕刪)

Thanks.

Vinny wrote:
就我印象所及,這房子跟道路的爭議已經有電子媒體記者報導過

是的.只是大家都還沒看到好的結局.
事件始末與過程如何似乎已不重要.
只是衷心期盼弱勢的屋主能回復心中糾結已久的心結.
更不希望那些標語一直掛在那邊刺傷民心啊!
joeljule wrote:
版主您拍到河裡有豐富魚產, 那都是外來種 ,台灣原生種溪魚因為污染,亦或是外來種生存擠壓
幾乎消失殆盡,

原生溪魚的確少了很多.
不過,苦花與鯉魚也是從小就看到的.
比較稀罕的應該是水蛇吧!
到目前為止,在野外看到牠們的次數..
一隻手就數完了.

雖然曾在水中被牠嚇過,
但還是非常想再見到牠們在水中游動的模樣.
(是真的潛在水裡游動,不是在水面滑行喔)
leone823 wrote:
原生溪魚的確少了很多...(恕刪)


版主真用心紀錄一切
眉溪以前不是這樣的, 有巨石,有潭,有瀨.....
現在被土石填平囉
記得小學時候跟同學,騎腳踏車到溪邊抓蝦抓魚
上周埔里被評為最髒亂城市之一, 感覺難過,環境還是要大家一起維護

joeljule wrote:
眉溪以前不是這樣的, 有巨石,有潭,有瀨.....
現在被土石填平囉

兄台所言甚是.
下一輪的大石頭在此(人止關旁的溪澗,也就是眉溪的上游)


人止關明隧道前的溪澗河曲地形


joeljule wrote:
上周埔里被評為最髒亂城市之一, 感覺難過,環境還是要大家一起維護

是嗎? I don't think so.
在虎頭山上看這美麗的城鎮


這樣的地方,會髒到哪裡去呢?評比的依據與標準又是什麼呢?

印象中,埔里還未曾被列過登革熱的疫區吧!
我只記得馬文君當鎮長時,鬧了一個Japaness long stay的事件.
說真的,我還真不歡迎那日本人.才來個幾天,他真的認識了這片土地,了解了這裡的風土人情了嗎?

這是哪裡呢?就是台14路旁,觀音瀑布的形象logo旁邊,站在馬路旁就可看到.


空瓶子,蛋殼,統一肉燥麵的塑膠袋...就被丟在人止關旁的草叢中.

不過,我可以跟兄台打包票,不會是當地人丟的.

2007年6月 在屯原眺望清境的山頭


2007年6月的廬山溫泉區.現在如何?...我懶得去看.


看到這兩張圖了嗎? 都是同一天拍的.左邊是雙龍隧道一線天的小橋上;右邊是136國姓往太平的山澗.

同樣都是雨水沖刷而下
雙龍隧道前,幾十年來紋風不動.搜尋一下136因下雨釀成的禍事...
最簡單的判別,就以水色來看便可知答案.(混濁的水色夾雜的是什麼東西呢?)
雙龍隧道的地質會不同於136九九峰地區的嗎?

中央山脈是台灣的分水嶺,那些兩三千公尺高的山脈隨便保個水就夠你台灣揮霍了!
你建再多的水庫,最後只不過是一座又一座大型的"攔沙壩"而已.

昌榮橋不是個案,為了防汛的理由將橋面升高,衍生的新問題也不會獨厚昌榮橋.而且會越來越多.
沒了洪水與土石流...就沒必要一直升高橋面.(我們會不會本末倒置,標本不分了呢?)

埔里很髒嗎? 又是誰讓她變得很髒呢?

"離開地理中心碑往人止關的路上雨雖一路下著,但還能接受(反正上身也都濕透了)過了國6交流道後回程的
車輛也越來越多,
因為在對向,即使車速很快也都還能掌握動向,唯一須提防的就是高速經過積水的路面時濺起的水花會噴得你一身.

路旁山溝的深度很深而且都未加蓋,下雨時有些路段水溝內的垃圾雜物堵住水流導致溝水滿溢,此時水位高
過路面,你很難分辨出溝與路的界線到底在哪裡,寧可稍靠中線讓對向車子濺得你一身污水也不要冒險靠邊

國6通車對埔里的觀光收益應該低於霧社以上的區域,下交流道後的台14車流明顯激增,我在過國6最終的
交流道(蜈蚣社區前方那個)到人止關這段路,已在路旁排水溝的垃圾就不說了.
一路上新鮮的垃圾(用塑膠購物袋包裝妥當的)沿路可見,散裝的除了飲料罐與紙杯裝著的檳榔汁(渣)算是稀鬆平常的,還有...嬰兒換下的紙尿褲.

我不知那些離開了如夢似幻,美輪美奐的渡假飯店及好山好水的自然環境的觀光者(我不以觀光客稱之,他
們還不夠讓人以客尊之)在鄉間路上如此的放肆.

台灣很多地方已經封山(而且是在大地反撲後才不得不如此)為了種種原因與考量開發自然景觀區域讓尋常
百姓更容易也更舒適的享受自然的風光滌去一身疲憊,
但...在消費天然資源時,那些人的素養夠嗎?山區觀光點的天然災害一點也得不到我的同情,不管是開發的業者或是消費的人們,

只要有一方不懂得如何對待大地(或懶或不經意) 那...災變事件不會停息,只是換個地方而已.
消費自然資源...先做好功課再來吧!"

上段文字敘述來源 10_0627埔里 虎頭山+人止關

在我們村子裡有一個傳統與共識
就是做"公工".套句現在的說法就是做"義工"啦!
全村齊心齊力為自己的村里與莊稼共同對抗與防範天然災害.
隨著環境與人文的丕變,這項傳統與共識也漸漸式微.

但是,這種血脈與衝動並不會因地域不同而消失.
所以我會很雞婆的去清理墓碑山的步道.
不為什麼,只因為我是南投人,也希望來到這邊的人有個愉快且方便的行程.
一同分享與愛護這片美麗的土地.


這位大大 真的是在用心看台灣的一草一木
圖片與文章內容 讓人省思
從國六通車後~
就再也沒走過台14了~
當年那裏可是每個月必經的地方~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