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ich wrote:
那請問大家後腰很酸要...(恕刪)
intel002 wrote:
我也想問一下~~如果...尤其公路車要抬頭看前面...頸部到頭部的筋都好酸(恕刪)
這個情況就是把手離太遠囉~
一般來說是優先換短的龍頭拉,效果最快也最省錢
不過建議先將坐椅位置按照基本安裝原則調整好,
曲柄水平的時候讓膝蓋的鉛錘線通過踏板軸心~
也許坐椅會往前調整,那麼騎起來就不會那麼趴了
那麼龍頭的錢就不用花囉~
如果調整座椅的方法聽不太懂的話,參考我另外一篇文章
來調整吧(圖文並茂)!有問題歡迎提出喔~
自行車 基本坐墊+坐管 安裝基本準則
PS.先決定坐椅的位置,方可決定龍頭+把手的位置,此乃鐵則喔!
台北單車go的校長兼撞鐘
嘻哈狗 wrote:
你好 我是第二個那種...(恕刪)
=== 簡單的說 ===
如果要說的簡單一點的話,那就是把坐管高度再調低一點點
把膝蓋調成從微微彎曲變成些許的彎曲,然後坐管高度就別動他了
然後坐墊逐漸往前調吧
每次往前調個半公分,去騎看看,是否就好多了
現在你不適合騎長途喔~
建議是來回兩個小時以內可以搞定的行程就好
我當年跟你有相同的問題看了國術館看到師父說好了不用再看了之後
剛開始只敢騎短程的大約來回18公里騎了一個月
(那時候是騎台中都會公園,台北的話建議你騎自行車道或是劍南山就好)
才開始騎超過30km的
===如果你有時間,才繼續往下看,詳細的說====
如果你想要準確一點的答案
同樣還是要把坐管高度再調低一點點
然後再參考看看我另外一篇文章囉
說穿了就是要搞個鉛錘線
自行車 基本坐墊+坐管 安裝基本準則
===按照上面那篇文章調完,應該就ok了,如果還會痛===
如果這樣還會痛再說吧
希望你看完簡單的部分就解決你的問題是最好的
會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喔
ex:坐管往後傾斜程度、坐墊的座弓長度、騎乘強度、ITB可能發炎中、
每個人膝蓋適當微彎的程度以及認知不同
有需要可以再說
這個周末我再補個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騎車的膝蓋微彎的程度吧(我是指膝蓋微彎程度的照片)
我玻璃膝蓋的坐管高度設定,我現在調好的程度(可拉強度,可拉回轉,可以強度拉中高一天騎100多)
坐管高度雖然是很見仁見智每個人喜好不同的東西,但是總有個大概的高度與坐墊前後可以參考
讓膝蓋的前面與後面均衡的受力
,我的設定應該對大部份愛好運動者都可參考看看(選手除外)
最後,要看更詳細、更理論、更科學的解說的話,建議一本書
樂活出版的公路車設定指南,
翻開P.19頁,就是關於坐墊高度
翻開P.21頁,就是關於坐墊前後
台北單車go的校長兼撞鐘
A辣愛怕跑 wrote:
其實我不管再怎麼調座...(恕刪)

我第一個直覺應該是你的坐墊寬度跟你的坐骨寬度不速配耶~
因為你騎車時都坐不到屁屁那兩塊骨頭,所以都會卡到你那ken
(那兩塊骨頭的位置,你只要坐木頭板凳坐正,就感覺的到囉)
我頭幾個想起來也許適合你的坐骨的坐墊
(因為我也是坐骨較寬的人,為了買適合的坐墊,至少換過10種以上吧
,BROOKS, DR. AIR, VELO一千以下的, SPECIALIZED PHENOM, SMP四種系列...
蜘蛛人坐墊,SQ-LAB 611...其他的忘了)
=== 以下坐墊我覺得適合坐骨寬的人,而且舒適成功率很高的 ===
1.SMP系列坐墊,登山車就用TRK款式(約$1700),公路車可用EXTRA款式(約$2200)
(若您熱愛騎車,才建議直接買到高檔款的COMPOSIT款式)
2.SPECIALIZED TOUPE 寬度143mm坐墊(這也要約$3200)
一千塊錢以下的我試過不少,坐過我可以接受的只有VELO PLUSH的D2款式
(在實體店家很少見,要在網路買,大約$600)
大概是這樣吧,成功率最高不會白花錢的款式我第一時間是想到這些
這些坐墊我一坐馬上就是感覺到是用坐骨坐下去,很直覺
以上是我買過用過的款式
台北單車go的校長兼撞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