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e Chen wrote:環島如果要到墾丁去的話,就一定要繞到楓港才行,難道沒有人覺得這樣很鳥嗎? 有道理!就像有些人環島走北宜而不走東北角濱海道路,這樣子的話,有些區域就被切西瓜給切掉了,這樣子算哪門子環島呀......不如這樣,乾脆建議大大,把單車改裝成水上腳踏車,然後沿著海岸線狠狠的繞上一圈,這樣子整個台灣島肯定被你『環』過一圈了,大大您覺得如何??突然發現您這邏輯,跟版上另外一位兄台的一篇文章,有異曲同工之妙......
昨天報紙說明年農曆新年後動工。小弟有幸在上上個月的大環島,抽一天好好的扛車爬山,體驗從佳樂水到阿朗壹的步道之美。照片和遊記如下:Day2 佳樂水出風鼻阿朗壹-扛車登山客如果有空的話,去這美麗的地方走走吧!將來也許不覆在。
台灣海岸的最後一片淨土-阿塱壹古道(一段車騎人多於人騎車的路線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20&t=581722Mr.河馬-2008-04-11 所發表的遊記,你願意如此原始美景從此消失?
經濟, 交通, 開發與環保是可以兼容共存的, 就看如何做好規劃!那天若這段海岸若被擱淺的油輪污染, 因為交通不便而無法及時搶救, 也是很慘!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和野生動物親近互動, 其結果會比這段海岸只是某些特定人士的禁地要好得更多!(觀鯨賞豚也是人類接近野生動物的一種活動, 就比較不會被講成不環保, 我認為可以考慮類同這種方式)
兩難啊!環保..進步便利........我傾向開路但是開路的方式應該也可以很環保..也可以保護自然環境...只要環保什麼都不要的團體我真的很佩服你們...但是回想起來有時很可笑..什麼東西是環保的..製造過程..運輸過程..使用過程..不是都會造成環境傷害嗎?家裡不點燈嗎?家裡沒家電用品嗎?都不用化學用品嗎?出門都不開車嗎?...哪一樣不是不環保....是否一定要活在原始生活的人才是環保...這是一們可以來深入探討的課題...開不開路..應該要問在地人有沒這個需要....一些環保團體你們又在乎跟重視過他們的意見嗎?.要聯署是你們的意見還是有綜合過在地人的意願嗎?
不要以主觀的觀念看待這項交通工程,我雖不是旭海當地人,但我長年在當地工作,單車環恆春半島不知幾十次了,不要只為了單車環島有完美的結局才要打通26號道,也不是為了要保存阿塱壹古道而不打通26號道,而是交通的便利能帶動多少當地的商機,支持當地產業,刺激當地觀光及消費!試問各位車友,誰想住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幾乎毫無工作機會,鳥不生蛋,烏龜不上岸的地方生活,當地的年輕人口為什麼嚴重外流?沒工作就沒錢,試問當地人要如何過活!雖然當地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及歷史古蹟,但交通不便,誰又會想去呢?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去!每次美其名的環保團體,說什麼要環境保護,要保存美麗的海洋、山林資源及歷史古蹟,寧願去保護野生動物,卻不顧當地住民死活!"台灣最後海岸將消失? 網路連署籲政府留生路!"這個標題太聳動了!不知留什麼人的生路!就如蘇花公路一樣,是誰扼殺花蓮人平安的道路!環保真的是環保嗎?不要以為自備水杯、自備環保筷、垃圾分類、節能減碳那就叫環保!笑死人了!他們還不是在冷氣房,開這3C產品,拿著號稱再生紙的簡報資料,就決定當地人的生死!請尊重當地人的想法及意見,不是當地人就不要阻止當地的建設!除非你是生活當地的人!交通建設是可用環保工程(建材),在搭配當地觀光資源!經濟, 交通, 開發與環保是可以兼容共存的, 就看如何做好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