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時速28來個水溝蓋跑法阿
上次選錯路 選到南京西路
我XCR換FOX好陣子
還是第一次覺得有換真好
當然啦
騎公路車騎可以阿
就像當時碰到的兩臺公路車( 一臺還鈦架勒 )
硬是騎內線擋汽車
當計程車叭它的時候
真是爽阿
就是有這種人
自行車才會被別人不爽
我可是鼻子摸摸硬是騎了快半KM的水溝蓋耶
還要盡量騎快 , 因為封到剩1條半車道 , 外加違規停車
另外AM和FR又不是沒玩過
我雙避車從17年前騎到現在( 當時前優力膠 , 後面連回彈都沒得調 , 當年URT車架還是最先進的勒 )
一次選錯路線卸力不當 當場幹爆後避
車架的傷痕現在都還在( 車架直接切掉一塊肉)
AM/FR重要是選路線
而不是車子
車子越好 只是可以走更快 但更危險的路線
對操作的容忍力更大而已
在馬路上選路線或是降速( 用10KM慢慢壓 , 用2.5胎 足已 )
只不過是公害而已
PS.XCR在南京西路也行啦 , 但若是石版路 , 那種小震動就吸不掉了 , 這點FOX做得好多了
chin-4696443 wrote:我想我短期內不會知道你口中的南京西路長什麼樣子?就好像你應該不知道五福四路長啥樣子
要不要試試正在挖馬路...(恕刪)
但我在工作上 或網路上遇到很多台北人對外都很習慣只講路或區 不講縣市 甚至問他縣市他說板橋市


我一個南部人大致上不會沒事去那騎車,只有一次去台北面交一台公路車,我只能說在台北鬧區騎單車的人非常勇敢!
說到路,除了花東以外 台灣本島沒有什麼縣市的柏油路是合格的吧?但是在柏油路上用FOX當通勤用 殺雞用牛刀應該不是多數人會去做的事
另外~我對1993年的雙避車長什麼樣子滿有興趣的說

版上有前輩在1993年騎這台硬叉登山車玩OFF ROAD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5&t=280238&p=1
基本上,硬叉車可以跑這種路,那麼現代隨便一台登山車對付爛柏油路真的是沒什麼好怕的啦
輪胎的確是有吸震(阻尼)效果
但僅對於高頻振動的處理有效(碎振)
胎壓打低阻尼效果會變好沒錯
但也僅將其可處理的振動頻率降低一些
騎過這種補貼路面算是"衝擊"
假設高低落差1cm
難道能期待輪胎或是車架、手把變形1cm後再經由自身的阻尼來吸收這個衝擊力?
所以避震器是絕對需要的
好的避震器壓縮量及抗壓縮力道應該要成線性
所以彈簧是最為理想的(F=KX)
訪間多為氣壓避震主要原因還是為了輕量
而氣壓彈簧抵抗壓縮的力道會隨壓縮行程產生非線性的快速增加(缺點)
還有主要用以吸收振動或衝擊能量的是阻尼,並非彈簧
口袋夠深就買一隻FOX
調整得宜,台灣路面,如履平路
自從換了FOX
看到水溝蓋都會想過去壓一下,試試路感
一分錢一分貨!
回彈調快沒用~是要調到剛好就好,公路車不但現在還有出前叉避震,就連UK英國HOPE有出公路車專用碟煞,台灣這種路非常普通,你若是偏好速度,真正抽車不是公路車快,反倒是登山車會吃香,因為大家都說前叉會把力道吃掉,那是因為錯誤騎法導致,台灣騎車方式一直以來無論是店家還是車友間交流,其實都沒人注意到重心偏擺問題~車子有一定配重比,跟汽車一樣,假若你現在用趴的公路車方式對抗這種路線超過2公里,你的後背肌絕對會受不了,你人在平衡同時間又要注意路況是否有石頭,這時候你的核心肌群扮演相當重要角色,你平衡度不夠,相對騎車就會很快出現疲憊感,這是公路車真的遇到這種路又無法閃躲情況下就會發生這種問題,登山車就不會了
,一樣的路線,反倒是因為這樣可以藉力使力,來加快尾速,一樣都是抽車,一樣的地形,公路車就絕對不會吃香嚕,這種情形過去有實驗過,找一台TCR跟一台SPECIALIZED M4登山車比較過,以上是實驗過後結論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