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下一台單車的選擇

小弟我最先騎一台G牌NRS.雙避震登山車.騎林道.小小的off road.很OK.也很自不量力的騎這一台背了5公斤的背包.參加never stop 200K.還完賽..後來自己組了一台平把公路車.上下班用..前不久又敗了一台O'RIVAL公路車....騎後心得..騎長途(50k)以上.公路車會輕鬆很多.速度也快..但下坡時別忘我.貪快.今天從陽明山下來.差點撞上前方的benz.畢竟公路車的煞停距離跟登山車.還是有差...現在出門.4+2的話(往山裡跑)登山車..不想開車出門.公路車...
每個人考量的條件不一樣.買的車.數量.車種.等級也不一樣..提供您參考囉..
es4241 wrote:
多日長程帶行李登山車...(恕刪)


謝謝大家的建議,我想應該嘗試先換上26x1.5"細胎試看看能不能騎完單日破100km,但是不知道原車內胎是否要一起更換?

換車這筆預算我仍會繼續累積,請心中的敗家小惡魔暫時退散。
feng0313 wrote:
謝謝大家的建議,我想...(恕刪)


內胎不用換,
但騎長程要先備好挖胎棒,打氣筒與備用內胎,
學會怎麼換胎,調變速,調煞車再出門.
feng0313 wrote:
謝謝大家的建議,我想...(恕刪)


去年此時,我買了FUJI Nevada 2.0,就換了1.75防刺胎,
在牽車的當月就做到了單日100KM(基隆來回宜蘭跟台北縣的交界,這樣就120KM),
樓主,真的其實不難。
但是後來我還是受不了被海放的感覺,
本月10日入手了Roubaix 1.0,
登山車就賣給有緣人了,
真的,公路車真的會是你之後的最終選擇。


feng0313 wrote:
3.能夠經得起長途騎乘(>100km/day)
4.車價25,000NTD附近
5.不想買太多配備(卡鞋,車衣之類)

回答:
3.車子倒是不用擔心,反而要擔心你的耐力和防曬措施
4.25,000NTD大概只能買到配備TIAGRA的車
5.當你真的騎過100公里之後,你會開始覺得穿車衣褲是有道理的
車衣可以提供良好的排汗功能,後裙擺加長,讓你不會感到下背部涼凉的
口袋還能放一些小東西
車褲降低你在騎乘中的摩擦傷害,尤其跨下和大腿內側是經常摩擦的地方
買車衣褲沒那麼困難,在你家附近就有一家百克威自行車
台北內湖區內湖路一段285巷68弄11號
可以去那裡找找看休閒款車衣褲
一套加起來大約1000~2000元,可以先試著穿看看

另外,卡協也可以試著買入門卡鞋和卡踏
以EXUSIAR SR432卡鞋加上PR101卡踏,約四千元就能買到



feng0313 wrote:
4.Giant Defy 2(我不懂公路車,但是知道劉董事長是騎DEFY系列公路車)

你八成是看了京騎滬動的遊記了吧?
當時標哥騎的是DEFY ADVANCED紀念款
可是以你選的這台車,我倒不太建議買下去
我寧可建議你買HASA R2
11年的最新改款差不多要上市了
圖裝進行大改造,前叉換成複合式前叉
之前Truvativ To 2.1的大盤也變成TIAGRA大盤
HASA R2

feng0313 wrote:
那出遊時隨身物品跟相機該放哪?

丟到背包去啦!
相機不要帶得太大台,而且其他東西也不多就放在背包


請搜尋"全台車店地圖 "
traveller777 wrote:
你八成是看了京騎滬動的遊記了吧?
當時標哥騎的是DEFY ADVANCED紀念款
可是以你選的這台車,我倒不太建議買下去
我寧可建議你買HASA R2
11年的最新改款差不多要上市了
圖裝進行大改造,前叉換成複合式前叉
之前Truvativ To 2.1的大盤也變成TIAGRA大盤
我倒覺得這兩台車不能拿來這樣比(一台一兩萬 一台六萬多....)
等級差太多,車架材質及屬性也不一樣
如果預算有到想買碳纖車,DEFY ADVANCED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然我今天在一家車店看到的KHS Manhattan-500鋼管車
算算才一萬初 超划算
要就直接買公路車了~~~

絕大部份持續騎車的人都最後都換公路車.....

別再浪費錢買其他車種...




要跟團嗎??腳踏車不跟團就少很多樂趣....

腳力每個人不一樣,但你沒辦法確定你腳力比別人強的話,還是乖乖買公車...
feng0313 wrote:
另一個疑問,將原廠Y...(恕刪)



會有一點差~~~~

我也騎過YUKON的MTB

也換過1.25的胎~~~可以騎的很快............

但是最終還是上了公路車
Toni1230 wrote:
去年此時,我買了FU...(恕刪)


我很好奇 一樣都是3萬多 為什麼不選碳纖的KUROI

而要選鋁合金 且大盤跟夾器被偷掉的ROUBAIX 1.0呢?

哎呀不得了 wrote:
我很好奇 一樣都...(恕刪)


因為:
1.重量Roubaix還比KUROI輕一點.
2.KUROI的碳纖及幾何,依車行說,並不是挺優的.
3.輪組,Roubaix的輪組比KUROI好.
4.大盤跟夾器,差異性小,大盤重量能差多少(又不是碳纖大盤),一樣是50/34,
夾器也是,換煞車皮可以改善很多.
5.剛性,以台灣的路面,我寧可選剛性好一點的.
6.最重要的,一開始就上碳纖車,下次小惡魔又作祟時,你要我換什麼呢,更高檔的碳纖嗎?
還不如先換鋁車,下次才有藉口換碳纖阿.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