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fredx wrote:220-年齡只是一個...(恕刪) 小弟24歲最高心跳可以到196但是小弟第一次去武嶺心跳都在180~185左右持續1小時以上不知道是心跳不準還是怎樣不覺得累另外請教大大台中有VO2MAX機可以測量嗎?
meridian wrote:以你的狀況, 有氧運動的心跳上限應該是135~145左右吧, 超過都算無氧了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強度好像沒有運動到, 因為都不太會喘但以健身保健的角度來說, 這樣的運動強度就夠了...(恕刪) 謝謝以上所有朋友的解惑,畢竟年紀大了,不能逞強還是以安全最為重要,不要因為自認身體狀況還不錯而不信邪-逞強最後引起運動性心肌梗塞而離開,想必因此離開的應該不在少數
最大心律公式真的參考就好,去測你的乳酸閥值,這個得參考價值比較高,目前測出來乳酸閥是心跳183,(年齡26歲)心跳180左右稍微一點喘兒以,用180心跳可以連續騎行1個小時以上,40分鐘左右的山路計時下來平均心跳一定都在190以上,攻擊加速時心跳不時的會超過200,(最高衝刺時跳過212)...問題是照公式算我的最大心跳不是也才194。那個公式是給平時沒運動or一周只運動一兩次的人參考用的,如果是有長期運動或訓練的人,還有其他更好的參考標的。
ageng wrote:最大心律公式真的參考...(恕刪) 每個人心率上限不同, 或許你的心率上限真的是20x但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 沒必要真的拼到自己快死掉那種心跳率像很多人騎車騎到吐, 騎到頭暈眼花等等, 很多都是錯估了自己的極限, 到底是在騎車還是在自謔?我之前測過20分鐘全力爬山的心跳平均約185如果照Dr.蕭講的, 20分鐘平均*0.93 = LT心跳, 那我LT心跳是172左右現在騎山路都維持在此種心跳騎而已, 雖然這樣很慢, 但是騎起來很輕鬆, 呼吸較深但頻率並無明顯提高, 還有閒情可以看風景騎車就是應該這樣騎啊
節譯自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art_rate每個人的最大心跳率差異很大, 即使是奧林匹克划船20歲卡刀啊的菁英運動員, 最大心跳也可能會從 160 到 220. HRmax=220-age, 乃 Dr. William Haskell & Dr. Samuel Fox 在 1970 年所 "發明", 當被問及這公式是怎麼來的時, 他們承認這不是自己做的研究結果, 而是 "觀察" 11 份已經公開或未公開發表的研究資料. 之所以流傳這麼廣是因為這個公式被 Polar 拿去用, Haskell 對這件是覺得很好笑. 因為這本來就不是可以拿來當運動訓練的絕對基準.在 2002 年, 一項針對43種最大心跳率公式的研究顯示:1) 目前不存在可接受的公式. 所謂可接受是說可以拿來預測(計算)個體的最大心跳率, 同時也是指用來說明運動心跳區間.2) 最不反對的公式是HRmax = 205.8 - (0.685 x age), 因為至少還有個標準差在那邊, 不過這個標準差有點大(6.4 bpm)其他比較常被引用的公式為HRmax = 206.3 − (0.711 × age)HRmax = 217 − (0.85 × age)HRmax = 208 − (0.7 × age)2007 Oakland 大學針對 132 名年紀超過 25 歲的個體所做的研究得出:線性公式:HRmax = 206.9 − (0.67 × age), (+-5-8 bpm)非線性公式:HRmax = 191.5 − (0.007 × age^2), (+-2-5 bpm)2010年 Northwestern 大學 Marthat Gulati等人的研究是HRmax = = 206 − (0.88 × age)以上是年齡與最大心跳率關係的研究. 或許這個 http://www.howtobefit.com/determine-maximum-heart-rate.htm 對大家有幫助.
運動可以提高心跳率的上限, 同也可以降低靜止時的心跳率. 亦即心臟越健康, 這中間差距越大.如果你超過 220 - 年齡, 而沒有不適或頭昏等現象, 那表示你的心臟健康程度超過同年齡平均質.220 - 年齡只是平均質. 有很多人根本達不到那個標準. 如果你不到那個平均質就又昏又喘, 那才該擔心.我也是超過很多, 而且行之多年. 一點問題都沒有.還曾經就此問過醫生. 答案是, 只要沒有過喘或不適, 不用太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