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力車5599 wrote:管他是物理還是數學,...(恕刪) 設總程XH為第一趟花費時間H1為第二趟花費時間X/H=20X/H1=40X/[(H+H2)/2]X/[(X/20+X/40)/2]80X/3X=27
獸力車5599 wrote:管他是物理還是數學,剛剛去翻了一下高工物理課本,第二章...其中一題:在甲乙兩地來回,去程速率20K公里/小時,回程40公里/小時,求平均速率?答案當然不是30公里/小時... 答案是2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kmh
再來一題實際案例:某單車騎士以時速30km/h繞行高雄美術館,假設高雄美術館一圈為2.5km。單車騎士發現每騎一圈半,就會追過一次同方向繞行、穿粉紅色運動服之長髮慢跑正妹。1.請估計該正妹之慢跑時速?2.請問大約多久會追過該正妹一次?(這個還比較簡單)
JohnMCHuang wrote:1.請估計該正妹之慢跑時速?2.請問大約多久會與該正妹交會一次?(這個還比較簡單) 2.一圈半的時間=2.5X1.5/30 *60=7.5分鐘1.正妹7.5分鐘只能跑半圈,所以速度就是2.5*0.5*60/7.5=10kmh
printemps1 wrote:2.一圈半的時間=2.5X1.5/30 *60=7.5分鐘1.正妹7.5分鐘只能跑半圈,所以速度就是10kmh Bingo!沒錯,這是小弟遇過的實際案例喔!也可以說,我跑一圈半,正妹跑半圈,速度剛好是1/3,所以是10km/h
變成數學題了啊…這就好像你騎10KM的上坡均速10KM花1個小時的時間而下坡你用30KM的速度去下坡也不會把你均速拉成20KM的感覺你要把均速拉成20KM,就要用30KM的速度騎1個小時這時才可以把均速拉到20KM
看圖說故事方塊 A 為去程,方塊 B 為回程,方塊 C 為來回,很顯然 A = B,C = A+B去程以速率 2s 一路狂飆,只花了 d 時間就到了折返點然後沒力氣了,回程以 s 慢慢龜,結果花了 2d均速只有 4/3 s,不到 3/2 s所以一時的高速對於均速提升幫助不大保留體力,穩健前進,才能爭取更高的均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