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ng1971 wrote:
將銅(鋁)頭長度加進去喔(銅;鋁頭還分長短喔),所以變成銅(鋁)頭的長度得扣掉鋼絲長度!!
這不是分前後輪的問題
是對稱編法和非對稱編法的問題
甚至兩邊都採不一樣的編法
看過的excel或web程式都輸入一些怪怪加來減去的值
以致讓有些人覺得很"高貴高操"
其實最後都是要穫得輪匡面在Hub上的位置(距離)
所以如果兩邊的編法不一樣或輪框面不在HUB正中線,
分兩邊算就OK了. 一樣啦一樣啦

至於您說的銅頭...基本上是不用算進去的,
你要知道編好後,鋼條是要埋進去框緣的,
如果還算銅頭會不像話, 所有的銅頭吃力螺紋都在危險邊緣,
倒是若因為重整的狀況,是可以偷吃步用多長2mm的銅頭偷一下...
但不能偷太多...
(我看過的資料,甚至是銅頭都剛好把螺紋吃到近平,也差不多就是rim的內緣喔,所以重點在量rim要量內緣[含兩邊rim厚度])
我自己碰過的狀況不如你說的咧...基本上還要繃很緊才剛好...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ncrblue wrote:
不知道為什麼,有些公式算起來怪怪的
會差個2-3mm
0 cross也算不太出來
花鼓太大好像也會有錯
大大不知你可有數據,我想算算看,

比較可能的問題,如圖中的D量法,和L量法(W)
ERD量法如前文個人說的,含內緣框厚度.
其實公式中的W和D基本上都有點小問題
小問題是真的要用游標尺量還要換算
很多人都沒察覺這麼不方便(?也還好國小數學)
當你手邊有一顆蘿蔔
還有一把可量長度的剪刀
在量L時,剪刀一夾就出來了,還要夾那麼多次才把W算出來不麻煩喔?(也還好? W=L-T,不過恐怕很難用剪刀直接量W吧?! )
而量D時更難, 還要透過S算出兩孔中心點的距離, 何必?!
都用剪刀"擴孔量"(擴孔量比夾量方便喔!)直接就帶入就好了,還管中心點或透過(量到的-S或量到的+S)
所以我當初寫就是這樣: 孔的(邊的)都統一用"擴量",厚度(軸向的)統一"夾量".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ncrblue wrote:
其實實際邊起來大概要多個3mm左右比較好
聽說大量生產的採用的程式一樣都會不太準
而真正實務的還是以實際邊過一台樣車為主
接下來都是大量生產就幾乎沒問題了
基本上鋼絲張力有一定程度,如果算法是由轉彎中線算起,銅頭端應該剛好埋進去,
如果放著都剛好,應該會有問題,太長的話當銅頭旋轉調整鋼絲張力的時候就會突到輪內緣,
當然以上是隨便玩玩的經驗,聽說很多單車生活館也不搞這個的,
跟大量生產比起來,成本太高.
ps.僅是隨變玩玩的經驗與想法.
肉排 wrote:
這個是不是只可以編前輪啊~
因為後輪有棘輪應該不是只量花鼓的長度吧?
左右邊不同耶~
碟剎的是不是也不太一樣....
不好意思...我不會編只會問
應該沒有人把棘輪編到HUB中間去(內變速的除外)
HUB的耳朵和棘輪沒有關係,如果把hub中軸長突出去多遠都跟編網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軸心的直徑和長度,跟車架與螺紋等有關係,如130,126...
如今天一台拼裝車, 車架自己作, 寬度可以200mm, 但是hub耳朵直徑和寬度可以很窄的 :)
不曉得這樣講清不清楚
| |
──|───────|───
| |
|
| ←(欲編之車輪中心線)
|
|-Ll-|L2|
如果前輪就是L1=L2=L/2囉
ʎǝuɹnoſ ʎɯ ǝǝS 等待與告別: https://youtu.be/k1lf_n0Vs-I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