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收錢才是王道,先做服務等待下次的消費是騙人的(給還在撐的店家與工作室)

樓主類似的故事,我常常看到......
就好比昨晚,一位牽著新車的客人走進店裡,說他的中變有問題,要我幫他去看看.
這輛車不是在我店裡買的,不過,我還是幫他檢查與調整.
賣他這輛新車的店家,只是把車子組好,前後的變速都沒調好.
這位客人就住在我店的附近,不過這輛車卻是在另一個鄉鎮買的.
我問他,既然對單車不太懂,怎麼不就近買車?!以後的售後服務也比較方便.
更尤其是,大老遠跑去跟一家連變速都不調的店家買車,而我店裡的車在組好後都是檢查又檢查才出給客人.
他對我說,以後會來我店裡消費.
這不就跟發文樓主遇到的狀況很像嗎?
昨晚的那個客人,我根本不奢望他以後會來消費,但該做的服務我還是做了.
各大夜市、路邊攤、自行車道、大賣場、網拍、電視購物.............這些都只賣不提供服務的通路,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便宜,不用人事開銷、店租、水電.........!
而現在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會在這些通路購物,不懂、不會裝的結果都是把東西拿到店家去要求組裝、調整,工資如何收? 收多了是黑店,收少或不收,最後就是店家自己收起來了。
錢多事少離家近! 物美價廉服務多! 這是人性?還是扭曲過度的價值觀? 傳產的毛利再怎麼好,也比不過高科技產業,從股價與年度配股配息的訊息就可以輕易看出,一隻高階手機兩三萬,平均壽命兩年汰換,造就某些廠商年年EPS10以上,誰賺的多又有好賺!
要求店家服務要好,買車卻又要把價格壓到沒什麼利潤空間,這就是自行車的宿命? 也許等這波關店潮整頓過後,自行車業回復3~4年以前的生態,店沒那麼多了,維修調整沒那麼方便了,自行車一率以建議售價出售(我買過G & M 牌的車,真的是照牌價也沒送配件),自行車業者,全數統一標列車各項調整維修收費標準,標準化後,這樣消費者才有資格去評論哪家服務優劣的店家了!


現在 資訊發達的年代 價錢都是攤在陽光下
就像我覺得一樣是sidi卡鞋 國外買8000 台灣要超過1萬
所以 我現在很多人身部品都是網路買

至於車子 就真的要找熟識的店家 這樣比較安全
且 我一直認為 店家該有的利潤 我們就應該給人家賺
若不認同 就找別家吧~~
我前幾天 發現有店家 就直接把服務費公開在網路
說真的 這樣沒啥不好 認同的來 不認同的小白就布會上門 惹得雙方都不高興

-------------------------------

我們修訂了符合現階段的自行車保養維修服務計價標準如下:

1.一般性簡易自行車調整,皆以NT$100為基本工資單位計價,敝公司售出之自行車則皆免費...
2.較為耗費工時及內容複雜之自行車維修調整,則依預估複雜程度及工時另行報價...
3.更換於敝小店內購買之內胎,每條酌收工資NT$80;自行攜帶者則以每條NT$150計算工資…
4.更換於敝小店內購買之NT$1,000內(含)外胎,每條酌收工資NT$100,超過NT$1,000之高級外胎則免費安裝;若內外胎同時安裝,每輪工資則以NT$100為上限;自行攜帶者則以每條NT$150計算工資…
5.更換自行攜帶非敝小店售出之零件,依預估複雜程度及工時另行報價...
6.散裝整套零件組車工資以NT$2,500為基本工資單位(不含編輪組),依需求及複雜程度調整提高…
7.舊車整套零件移植工資以NT$3,500為基本工資單位(不含編輪組),依需求及複雜程度調整提高…
park tools wrote:
雖然我不再做了,但我...(恕刪)


樓主的發文很有趣
從您二十分二分鐘內連續發起三篇文章
不難知道您的意圖為何

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要不得啊
我想捷安特的01專員也應該知道您是誰了
勸您好聚好散,別得不償失
在台灣技術對台灣人來說是"無價的" 不管是那一行都是一樣的

除了買東西才能用有價估算外 其它的維修及服務都是一樣無價

去看看歐美日這些國家對技術的尊重 再來看看台灣就了解差異了

如果真的想靠技術的話 看開點去國外 比在台灣受尊重多了
嗯~~~
現在車行實在是很多啦......

但腳踏車 保養 換 車胎 補胎 煞車皮 一些機本保養應該都不難.....

不會換胎補胎可以上網查
不會調前變後變可以上網查
不會組車可以上網查

而且還有一堆工具書可以買!!

車行生意其實沒有那麼好賺!!

當然車行收費是應該的,自家賣出的車就不該收費?
我想是不用吧?
unicafe wrote:
樓主類似的故事,我常...(恕刪)

小弟的地下工作室在單車瘋前就收攤了....想收費的結果是先把自己的地下工作室給收攤啦..
借樓主的版....修單車不難.....能從客人口袋掏出錢才是王道.....其他都是邪魔外道
賣單車就要有些本錢囉....
park tools wrote:
單車的技術是很沒價的...(恕刪)

單車的維修本來就沒什麼技術,當然是沒價
在汽車業,就很少聽過,消費者自已賣零件自已修的吧…(換雨刷這類就不用算了)
Peloton7000 wrote:
各大夜市、路邊攤、自...(恕刪)


各大夜市、路邊攤、自行車道、大賣場、網拍、電視購物.............這些都只賣不提供服務的通路,唯一的優勢就是價格便宜,不用人事開銷、店租、水電.........!

大賣場,電視購物,不用人事開銷、店租、水電,嗯對於這兩個地方我較不認同,這兩個地方開銷才大呢!
購物台是以秒計費制作費人事開銷等堪稱地一,大賣場人事電費租金高的嚇人,只是他門是直接跟廠商大量進貨壓低成本等!
生意嗎!隨人做啦~~~
單車就是輕鬆騎,練健美好身材 !
一套工具便宜的幾千元就有,幾本書大概一千元,單車的維修保養門檻真的很低...但是要更進階的,需要扭力板手,需要铣面攻牙扭力板手之類的...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