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大部分的消費者都會在這些通路購物,不懂、不會裝的結果都是把東西拿到店家去要求組裝、調整,工資如何收? 收多了是黑店,收少或不收,最後就是店家自己收起來了。
錢多事少離家近! 物美價廉服務多! 這是人性?還是扭曲過度的價值觀? 傳產的毛利再怎麼好,也比不過高科技產業,從股價與年度配股配息的訊息就可以輕易看出,一隻高階手機兩三萬,平均壽命兩年汰換,造就某些廠商年年EPS10以上,誰賺的多又有好賺!
要求店家服務要好,買車卻又要把價格壓到沒什麼利潤空間,這就是自行車的宿命? 也許等這波關店潮整頓過後,自行車業回復3~4年以前的生態,店沒那麼多了,維修調整沒那麼方便了,自行車一率以建議售價出售(我買過G & M 牌的車,真的是照牌價也沒送配件),自行車業者,全數統一標列車各項調整維修收費標準,標準化後,這樣消費者才有資格去評論哪家服務優劣的店家了!
就像我覺得一樣是sidi卡鞋 國外買8000 台灣要超過1萬
所以 我現在很多人身部品都是網路買
至於車子 就真的要找熟識的店家 這樣比較安全
且 我一直認為 店家該有的利潤 我們就應該給人家賺
若不認同 就找別家吧~~
我前幾天 發現有店家 就直接把服務費公開在網路
說真的 這樣沒啥不好 認同的來 不認同的小白就布會上門 惹得雙方都不高興
-------------------------------
我們修訂了符合現階段的自行車保養維修服務計價標準如下:
1.一般性簡易自行車調整,皆以NT$100為基本工資單位計價,敝公司售出之自行車則皆免費...
2.較為耗費工時及內容複雜之自行車維修調整,則依預估複雜程度及工時另行報價...
3.更換於敝小店內購買之內胎,每條酌收工資NT$80;自行攜帶者則以每條NT$150計算工資…
4.更換於敝小店內購買之NT$1,000內(含)外胎,每條酌收工資NT$100,超過NT$1,000之高級外胎則免費安裝;若內外胎同時安裝,每輪工資則以NT$100為上限;自行攜帶者則以每條NT$150計算工資…
5.更換自行攜帶非敝小店售出之零件,依預估複雜程度及工時另行報價...
6.散裝整套零件組車工資以NT$2,500為基本工資單位(不含編輪組),依需求及複雜程度調整提高…
7.舊車整套零件移植工資以NT$3,500為基本工資單位(不含編輪組),依需求及複雜程度調整提高…
park tools wrote:
雖然我不再做了,但我...(恕刪)
樓主的發文很有趣
從您二十分二分鐘內連續發起三篇文章
不難知道您的意圖為何
這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心態要不得啊
我想捷安特的01專員也應該知道您是誰了
勸您好聚好散,別得不償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