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JASON-SHENG wrote:
為什麼辦的是B級品的呢??歹勢歹勢歹勢
難道都沒有所謂的庫存品這動東西??就像2006年的產品
賣不出去之類的東西呢?怎麼會沒有呢
台灣製造業從接單、工廠製造、裝櫃、出港、到國外入港,都有內規明文設定一定
交貨時間,如果與客戶訂約時,晚一天以上交貨,通常台商要支付罰金,與港口所
有的費用,港口的費用明細我不太清楚,不過聽說拖一天要支付上百萬以上港口的費用!
(台灣有很多專門報關的小公司、個體戶,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專門用錢打通各種關
節,版上或許有人就是,問他們最清楚!)
台商在搶國外客戶的時候,台商請的營業部,不僅會打出美女牌

客戶誇下海口,說的天花亂墬,用盡心思、不擇手段,訂下不可能的交貨日期後,接下來
就把訂單丟給生管,生管人員再去跪求生產線主管(差不多快跪下來了),然後爆肝的任
務就丟給生產線的作業員!
(朋友們,難不成你們以為爆肝是新竹電子新貴的專利嗎?請新竹工程師別自抬身價了!就
現在不可能二十四小時通宵加班的建築業,數十年前,在建築工地的板模師父、工人也是如此
爆肝通宵工作著!賺來的錢都拿去買藥去了!

當台商的營業部門美女們,把國外客戶搶過來後,訂單日趨穩定,這時英明的高層主管們
就會開始預估客戶的下單時間、數量,然後把產品先作起來放在倉庫,如果客戶如期下單
那就中樂透了,如果沒下單,就自認倒霉,作白工,就算事前有訂契約也一樣。(有點期貨下單的味
道,只是先畫一塊大餅讓台商流口水




就丟給下面的生產線的呆工人自爆了!

現在知道紅海電子的王國是怎麼來的吧?傳統製造業是量產導向,一個產品開發後(其實是拷貝),開模,生技人員設定標準作業程序後,這些固定的模具、與流程完成後,可以用二十年國外還有人會下單訂購!少樣多量是傳統製造業的特色,所以爆肝的主角是生產線上的作業員!
而現在電子業是多樣少量,新的電子產品開發出來後,產品生命周期不要說二十年,二年後還有人要下單就偷笑了!所以要獲利,就要大部份靠RD加班研發新產品,(電子業叫RD,傳統製造業叫開發啦!)
徹夜不睡通宵除BUG,爆肝的主角當然換成大學畢業的白斬雞!

(現在電子新貴大都沒有加班費喔



這就是台灣的經濟奇雞!
製造業所謂的庫存,有一部份是這麼來的!

我呆過的製造業,外銷為主的工廠產品,滯銷後是自行報廢,敲爛丟到垃圾場!
寧願丟掉也不賣你,你們想買都買不到!

幹麻賣到國外去.還要運費什麼之類的
還是台灣的市場太小了點慟哭慟哭慟哭
跟本沒人想要這樣搞.(恕刪)
台灣的市場太小,是某些外銷代工為主的,不想自創品牌的


如果台灣市場太小康師父泡麵根不會賣到台灣來,中國十三億人口,一禮拜只吃一包,康
師父泡麵一個月有生產五十二億包?產量中國都不夠賣了,還賣到台灣這個小市場作啥?
康師父這味王或味全的老台商,這麼看得起台灣人?還固定配額賣到台灣來?

dick0 wrote:
台灣製造業從接單、工...(恕刪)
這位大大,
"延誤一天, 上百萬的港口費用", 您真的言重了, 基本上來不及出貨, 可以辦"延結"
而且一般比較大的出貨港, 一週應該都可以結關兩次, 沒有這麼嚴重啦
我不知道您之前製造業的產品為何, 滯銷後銷毀, 以自行車生產而言,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一般台灣生產的自行車單價高, 使用零件等級也高, 目前都是見單生產, 不太會有庫存發生
目前除台灣自有品牌之外, G, M, F, 都是幫國外品牌代工, 組車廠是沒有權力去賣客戶品牌的東西
除非像數年前GT跟Schwinn倒閉, 倒是流了一堆到內銷市場
工廠爆肝生產, 我想這是生產規劃有問題, 公司高階主管必須要負責
公司產能只有500~1000台 / 天, 你接了3000台, 當然要爆肝
台灣自行車業的努力, 或許身在業界中看得比較清楚, 不管是G, M, 或是其他規模較小的組車廠
都努力的再跟其他國家的組車廠競爭, 不斷的提升競爭力
台灣, 當然是自行車王國
看到錯字一堆,原本不想進去看的,耐著性子點進去,結果不過是一個搞台客風的工廠,這有什麼好拿到檯面上來講的?
先告訴網友你們工廠有幾位正科工程師、年產量有沒有人家內地一個省的單車工廠大,再來PO文吧。
-------------------------------------------------------------------------------------------------------------
台灣雖然這幾年風行單車,不過畢竟市場小,一些搞台客風的工廠,再怎麼比也比不上人家搞秦客風的工廠,光市場規模就差了十萬八千里,台客廠要比產量怎麼可能比得上秦客廠呢,若不加強設計及開發,未來單車王國的稱號就要讓給另一個國家了.
vincebike wrote:
不管是G, M, 或是其他規模較小的組車廠
都努力的再跟其他國家的組車廠競爭, 不斷的提升競爭力
台灣, 當然是自行車王國
開玩笑,有努力也要看有沒有實力吧!
吉娃娃因為非常努力,所以就算追不上獵豹,也可以稱為速度之王?
你當這是台式系所安親班在哄現在的大學生呀。
你說自己在業界,那就自己說實話吧,台灣組車廠有幾成是家庭倉庫式,有幾成根本是買內地車架零料件用家庭手工組的。
或是我們反過來問吧,登記有案的組車廠有幾間,叫得出規模的又有幾間,而這些有規模的組車廠扣掉內地廠,剩下的在島內還能稱得上有規模的又剩幾間。
台中彰化一帶的田間鐵皮屋,常常繞進去就是一間組車廠,幾乎全是零件三五排、成車十幾台,員工就老闆+老闆娘一個,連輪子編錯十幾年都不知道,自己開著小發財到車店兜售「台組山寨車」。
這樣叫自行車王國?
民智已開的時代,台灣還是有人不斷的在講這種自high的義和團語言。
您來說說吧,這個自行車王國全島工廠加一加,到底有幾個自行車設計中心,到底有多少科班設計人員、有幾個名字掛出去會被國際稱為大師的設計師。
有沒有1000人?500人?300人?200人?100人?50人?10人?5人?2人?
(如果你認為接代工單排工序、抓製造加工程序的工程師也算「設計師」,好吧,那我認了,真的是在搞純自high的。如果這也算,那內地的自行車「設計師」可能要以「萬人」為單位來計算)
或許你所接觸到的都是這樣的小工廠, 有圖有真相, 但是看得的一定是真相嗎?
有多少是因為這幾年內銷市場的不正常成長而隨便搞一個廠來賺錢, 熱潮一過, 拍拍屁股走人
有多少是可以外銷的公司? "義和團" "自high"?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如果你覺得那樣的車你騎起來OK, 我沒意見
您了解G公司的體系嗎? 你覺得他花大錢成立碳纖工廠只是為了3~5年的流行?
您了解Shimano的輪組是在台灣做的嗎?
不管是OEM或ODM, 你以為國外的品牌都是完成設計後, 才讓你加工?
有多少設計是只有概念, 由我們接手完成,
市場行銷本來就是台灣比較弱的一環, 你願意多花NTD10000讓G公司多做一些廣告嗎?
人數多=好???
那為何沒有人敢讓FOB價格比較高的產品在大陸生產? "Sense" 才是個重點
Carbon的產品一般都在中國或越南的工廠生產, 因為他是高勞力的製造,
但是重點是排疊跟模具的設計, 內地11億人口, 並沒有對品質跟設計有明顯的提升阿
"有幾個名字掛出去會被國際稱為大師的設計師"? 我不是很清楚你所謂大師級的設計師指的是什麼?
你可以說幾個名字來聽聽嗎? 自行車的設計是團隊工作, 不是像服裝設計可以一個人完成初步的設計
台灣人名列世界100為最具創意人士: http://www.fastcompany.com/100/2009/larry-chen
兔子都可以打敗蛇了, 哪一天或許吉娃娃也可以打敗獵豹, 不要自己先看輕自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Ez5QPW-ku4&feature=fvst
(影片取自youtube, 若有不妥, 請即告知,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