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長下坡爆胎,都是前輪,輪框都十分燙手,無法觸摸。每次爆胎後,內胎和襯帶都有做更換。兩次長下坡爆胎之間,也有幾次長下坡時沒事,所以無法預測何時會爆胎。
長下坡要爆胎有幾個條件:坡度要夠長,全程連續按住煞車或是點煞。若是大熱天,散熱效果更差,過熱爆胎的機會更大。兩次上巴拉卡,一次從陽金公路到金山的長下坡(中午),沒有爆胎。另一次從小油坑下滑到陽明山公車總站爆胎。一次從北橫明池摸黑下宜蘭,在太平山森林遊樂區入口附近的連續髮夾彎爆胎,輪框遇到四周的霧氣都會冒煙。最近的一次在新竹從五指山下滑北埔的路上爆胎。因此我懷疑每次長下坡煞車,都會因為輪框過熱造成氣嘴附近的襯帶變形,到了某個臨界點就爆胎了。一次從 120 縣道山頭下滑九份,一次從霧社下滑埔里,都遇到陰雨天,距離雖然很長,也是全程按煞車,倒是沒有爆胎。
以OCR3最為精采,去年夏天正午時分騎上二子坪助航站後下滑,接近二子坪停車場,突然一聲宛如槍響的爆炸聲,前輪暴掉了,幸好已經準備停車,所以沒造成傷害,當時輪框整個燙到手沒辦法抓,內胎無穿刺,整個一直線裂開
IGUNAN我的是夾煞,當時的後輪是有補過,從清靜下滑,突然沒氣,又沒內胎,拿之前補過的胎一直沒搞定,只好把那條漏氣的在重新測一下,居然沒漏氣了,我判斷大概是輪框熱到把補胎片的膠融掉了所導致
F20T2從仰德大道下滑,一樣,補過的後輪,氣消了
這些事件中,都發生在高氣溫的環境,對全新內胎的影響就是整個爆掉,對補過的胎,就是膠片溶化漏氣
至於冬天,則從未發生過這樣的事件
目前對策就是胎破了就丟棄不要,下坡騎慢點每隔一段距離停下來觸摸輪圈溫度,適時潑水降溫
我89KG,我想體重導致煞車需要更強的力道,摩擦導致輪框生熱影響到內胎
黑豬騎車 wrote:
依您的狀況那麼就算用...(恕刪)
用碟煞就不會暴了拉...他說的都是輪框過熱才爆胎的...碟煞版本在怎麼騎輪框還是冷的阿...因為夾的地方又不是輪框...
只是很多人都很排斥碟煞...說太危險...說不好調整...說不容易保養...說什麼煞車太強會前空翻...
錯誤的煞車姿勢與強一點點的VC夾煞車都能夠讓你翻車...
若是姿勢正確與觀念正確碟煞真的很好用...
我自己騎乘小徑車...上次也聽一對夫妻的車友說他們一團人去北大武...3台小徑小折4台公路車爆胎...我自己沒去過不過應該是非常長的下坡吧...是爆胎...不是刺破喔...
很多人都說要換高壓襯帶...我想這會不會是在煎鍋上鋪2張影印紙呢?...高壓襯帶是預防鋼絲孔刺穿...並沒有斷熱的功能...輪框會把他一起加熱...那東西加熱到最後應該輪框幾度高壓襯帶也是幾度才對...怎麼可能加了一條襯帶就可以防止爆胎?...若是加了襯帶減少了一點爆胎...那也應該只是你本來的襯帶比較差...或是根本就沒有...所造成的內胎磨差鋼絲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