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敦化南北路自行車專用車道路面材質市府解釋

以前偶爾都有騎腳踏車上班,反而現在做了自行車專用道,便不敢騎腳踏車上班。
以前騎人行道,因為理所當然(有標示可以騎人行道)。現在有了專用道,騎人行道反而會被行人白眼。
可是騎專用道,又要跟臨時停車、計程車、公車爭道。明明是自行車專用道,可是好多障礙。真是很恐怖耶~~
尤其是紅色區塊,何時要來一部車真的不知道。
或許我很白目,不懂得體諒別人的好意~只是騎在專用道上~真的有點恐怖~
或許~整條路兩邊都施工完成後會更好~~
止滑車道 Epoxy Non slip Floor

為流展法之延伸,將樹脂砂漿鏝塗於地面上,隨即均勻噴灑矽砂骨材,使樹脂地床表面形成粗糙面,達到止滑防滑的效果。

■ 特性、用途
高止滑係數、耐磨耗、耐重壓、不起塵、易整理。
大樓地下室停車場、斜坡車道、食品廠、中央廚房、各式車道、以及地面易打滑之場所。

■ 工法簡介
環氧樹脂止滑法是在素地上以鏝塗的方式施工,可在樹脂中混合部分矽砂,並隨即在完成面上散佈大量均勻之矽砂骨材,粗糙無接縫,隔日再塗佈一層面漆,厚度約在2mm~4mm。


是指這種工法嗎..

突然想起我們公司的地下室以前每次下雨都會有機車滑倒(原本是水泥刷痕),後來有公司跟管委抗議就舖了一小片橘色的舖面(應該滿貴的,只舖斜轉平那一小片),後來是很少有機車再滑倒就是了,不知是不是就是這個東東..
現在的政府官員應該是玩SIMCITY來管台北市,我去接老婆就是走敦化南路慢車道(開車不環保我可以讓步),但一路上有多少計程車排班區(這可是問將的生計),公車停靠站(公車族比單車族多多少?),還有非常多的機車騎士(這更多了),結果現在把騎自行車搞得好像是政治正確,非要弄個專用道當市政成績,其他佔絕大部分用路人的權益呢?

羅斯福路的公車專用道也是天兵規劃,捷運通車後就順暢不塞車的道路可以搞成現在這樣。

好在我是騎河堤自行車道接巷道去上班。
鼯鼠五技而窮~早死早超生
pla265 wrote:
北市出租自行車U Bike 上路剪綵那一天,
贊助商巨大公司劉金標董事長也應邀出席,

他站在郝龍斌身旁, 談到台北縣為人詬病的"地磚自行車道",
有感而發地提醒郝市長 :
" 以後做自行車道, 只要鋪水泥或是柏油路就好了!"
在場的很多貴賓及媒體都有聽到

很顯然的, 當時只會笑嘻嘻的郝龍斌並沒有聽進老人言.....


柏油路面還有 "排水性佳" 的優點
有空可以去騎一下台北市自來水博物館前那條鋪在人行道上的自行車道
那條路是我認為在所有臺北市自行車道中設計最棒的一條路
刻意墊高突出的柏油路面設計
雨天時水往兩側排掉
雨下再大也不會積水
雨停不用半小時那條路就乾了
重點是那條路應該也是市府鋪設的吧
實在很納悶
為什麼不延用這樣成功的設計
寧可花大錢捨實用而就花俏
甚至連安全性也不是最重要的考量
難道真的是因為整條搞成綠色最為顯眼醒目
為了刻意突顯台北市第一條綠色自行車道這麼偉大的政績??



或許可以針對上有疑義的部分 明確且詳述的再次陳情
不過記得 指名市長信箱 或是向更高層級反映[ex內政部 總統府之類的]
如此一來 雖然這件公文會回到一樣是同個承辦人員手中 由他回覆
不過此件公文也會透過更高層級批准 至少不會只是一層決行或是二層決行

另外這相關事項應該不用去找愛作秀的議員等陳情 因為敢碰反對單車規劃等議題的議員寥寥可數
目前台灣社會的單車熱潮 讓沒有作官作秀的敢碰有關反單車發展趨勢等相關議題的
至少就朋友間在政治公關公司工作的了解是這樣的
Tim1995 wrote:
我在文中也對動線的問...(恕刪)


交管....

不可能24h都交管吧!

以台灣人的習性來說,,一分鐘有空檔就又停了....悲阿
自知無知才是大智慧~
這條單車到的設計,將市民的守法水準想像凌駕於歐美國民的道德規範之上。

原意非常之美,但執法不力之下直接造成單車騎士與大眾運輸工具之間尷尬的心理關係。

公權力無法百分百淨空單車道,單車騎士於是乎被迫以肉身來維護路權。

其實單車騎士也不想這樣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