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已解決

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自刪
小弟覺得開板大的標題就會有兩種解釋了
所謂的力量容易展現?????

所展現的力量是~~接近直立騎姿的短距離衝刺~~~
還是~~利用高迴轉進而可以騎長距離的路程~~偶想那些挑戰200K~300K的車友也是力量的展現吧~~

而且把風阻給省略~~就把一個很關鍵的部份給忽略了~~~

偶家的狗狗叫KUMA....是隻小獅子.........
blessing_1005 wrote:
這麼多人只有一個人同...(恕刪)


小弟不是選手,不過就本身的經驗看來,就如你前篇大家所回應的趴著騎的話,身體各肌肉群

可以平圴利用率較高。

不過也如你所說的,你沒有用卡踏的話,就不會有拉的力量啦。所以你才會認為立著身體腳的出力是最大

不過你的論點也是可以說是對的大,因為立著騎(腳往下踏所用到最多的是四頭肌)。

前篇諸位前輩的論點是以風阻、肌肉利用率來回覆的,所以會和你的看法有此不同啦。

小弟騎車不是騎快的,目的在求身體健康,不過我還是有用卡鞋。因為小弟覺得卡鞋有用拉的力量,可以

騎的更遠說(肌肉群利用率)。

如果對於人體工學有興趣的話,你可以去書店翻一些相關的書籍說。小弟騎車一路走來也三年多了,對於一些

車友所會有酸痛及後遺症的問題,常常覺得就騎個單車,為何不花點時間和心去找一下相關的資料?

有幾個網站是小弟覺得不錯的,供各位參考一下。

http://tw.myblog.yahoo.com/cd-image/article?mid=1608&prev=1637&next=1359&l=f&fid=10


http://tw.myblog.yahoo.com/cd-image/article?mid=505&prev=518&l=a&fid=10




騎不上去,可以牽上去,牽不上去。我可以扛上去。
blessing_1005 wrote:
這麼趴的身體...每次踩踏都覺得怪怪的.力量展現不出來不然為什麼大家在拼力量都要用抽車的姿勢在拼(用力騎淑女車也是半個抽車姿勢)...這不是代表不趴比較好嘛???
那為什麼每台車都要做的這麼趴~~
在此討論力學~~不考慮風阻~~...(恕刪)

1.真正要獲得最大衝刺速度時,抽車也是趴著
2.我們不是在外太空騎車,永遠不可能不考慮風阻
3.推薦Dr.蕭的網站,認真看加上自己實際去體會,幾個月後會應該會有些心得
光是立骨盆或轉髖的差別我花了一年多才弄懂

當你騎習慣公路車,你也許也會覺得淑女車的力量使用很不協調!!
謝謝大家的建議喔^^"....
我會繼續尋找有關於騎乘姿勢的相關文章
祝大家都騎得健康喔
Lanxlot5475 wrote:
只能說你對踩踏的體會...(恕刪)


大大你好,請問肌肉的使用量您是如何計算的呢? 因為我想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謝謝
limenghwa@hotmai.com
"身體在比較挺直的時候 雙腳的力量出力最大"
其實只是使用習慣,導致某幾塊肌肉較為發達而已
我也沒用卡踏,在大盤一圈的動作中
我細分成踏、拉、勾,屁股坐的位置,腳掌的角度不同
甚至身體傾斜的角度不同,出力的肌肉也可以不同
現在再回去騎小折,反而覺得力量出不來
記得以前那隻人力信天翁要飛過英倫海峽時,就是因為直立出力較大,而決定使用「立姿+整流罩」,而不是「趴姿+整流罩」(即使引擎是一具練慣趴姿的自行車選手)。
日本鳥人不少也是以自行車選手當引擎,但好像也都是以立姿或坐姿為主,身體與腳也是儘可能保持平順,不會刻意去折它。
以上這些也都是一騎就好幾個鐘頭的,出力和耐力要求應該不低於自行車吧。

就演化來講,也很難想像人類肌肉會為了「一種不會存在正常生活中的姿勢」演化出一個極大的出力。

除了為了遷就被自行車協會綁死的車架型式外,其他同樣有大出力需求的人力機比賽,簡直沒看過用趴姿的。

要說極變態不自然的趴姿是在現有車架型式上取得低風阻的唯一方式,那可以接受。若說趴姿可以有大出力,那就免了吧。
出了自行車這個圈子,好像沒人接受趴姿有大出力這回事。
blessing_1005 wrote:
我依然是覺得身體在比較挺直的時候 雙腳的力量出力最大
大家討論的時候也不要每次都依超高的職業水準來討論阿...
畢竟絕大多數的人都不需要去參加環法大賽咩....哈哈


那跟你還有什麼好討論的?

乾脆開一篇文說:有沒有人也跟我一樣覺得 . . . 的認同文就好了。

什麼東西都要設定在自己的立場,說要討論"純力學"的人也是你,提出數據之後你又說不要用超高的職業水準。

www.cycliving.com
limenghwa wrote:
大大你好,請問肌肉的...(恕刪)


書上的測量方式,是把感應器貼在各部位肌肉上,然後實際出去騎乘後測量。

至於那是什麼裝置,坦白說我也不太清楚,書上沒有特別寫。
www.cycliving.com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