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嘴處,的確是內胎最難裝的部份。
車友冠宇建議我,不要將沒氣的內胎直接裝入,比較容易夾到。他建議稍微充一點點氣,然後鎖緊法嘴,有點胎形再裝入,從氣嘴處先裝。
充多少氣,要自己試試,充太少沒用,充太多不好裝。
如果您不管怎麼裝,都發生您所敘述的問題,外胎也沒問題,也有可能是輪圈的「正圓」有點跑掉。這個就得請車店老闆調整囉~
冠宇先前借我騎的輪圈發生過,胎壓不足時繼續騎乘,可能傷及輪圈,造成偏擺或正圓跑掉。
還有,挖胎棒請愛用塑膠貨(雖然不小心容易斷),不要用鐵製的,比較不傷輪框,甚至造成變形。
小弟的拙見是,如果不管您怎麼試,外胎裝入還是這樣,「喬」不動,若不會太嚴重,也還OK啦~
若其他車友有什麼看法,歡迎提出來討論~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氣嘴處,的確是內胎最難裝的部份。
版主果然字裡行間隨時流露出寶貴經驗的痕跡,尤其是窄胎框如RB-660這型 700/23C 胎框內空間寸土寸金。
等了兩天,查看本主題,車友們都客氣沒有新指教,雖然版主安撫...
"如果不管怎麼試,外胎裝入還是這樣,「喬」不動,若不會太嚴重,也還OK~"
這怎麼行阿?平坦公路上,騎起來像汽車凸輪軸一樣,每轉動360度,RB-660的前輪就跳動抖一下....
也精細量過輪框到輪軸中心點都等距,排除"輪圈的「正圓」有點跑掉"的提示
今晚仔細探究之後,已經完裝,基於回報版主以及眾車友熱心提供意見與指導,不敢私藏,特提出原因以及排除方法公諸同好先進,並請指教!
原因: 內胎氣嘴處基座較厚橡皮規格尺寸大於標準值(made in China),占用了外胎唇回裝鉗入的空間,(後輪內胎在標準值範圍內,拆裝一次順利沒有問題)。
排除方法: 氣嘴插入氣嘴孔後回頂(自氣嘴往外胎推出),直到基座較厚橡皮浮出輪框水平,這時候一側的外胎唇便可趁虛而入,另外一側外胎唇依樣畫葫蘆。
謝謝大家!!!...更感謝版主費心
kaman2607 wrote:
這怎麼行阿?平坦公路上,騎起來像汽車凸輪軸一樣,每轉動360度,RB-660的前輪就跳動抖一下....
哇,這麼嚴重

樓主實在太客氣了,說實在,小弟沒發生過這麼嚴重的事哩~
其實小弟也還在學習,互相討論討論

關於補胎,小弟有請油俠大哥幫我買「傳統補胎片」(上面有貼捷安特,但是我不知道捷安特店面有沒有賣),便宜好用,一盒75還是80忘了,可以補到地老天荒。
我還去「大創」39元店買專用補胎膠水備用,登山車、公路車帶在座墊包裡面的東西有:
1.隨車打氣筒,不過公路車要找「高壓」打氣筒
2.備胎
3.傳統補胎片、膠水、砂紙
4.快速補胎片(這個成本很貴,一盒才5、6片,一片要20元,最後才用)
這次跑花東380挑戰隊,全程爆胎5次,全部都用上了。
有車友是建議公路車內胎破了補過後就別用了,可能補不好,小弟目前是採「勤儉持家」,補了又補,也密切觀察是否有後遺症,目前看起來暫時是OK啦。
不羈的靈魂,明天要去哪裡流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