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不同的產品要人家公佈給你測試的數據,有人會作這種動作嗎?F1各車廠也只是會作自己的測試,有誰會公佈自己的數字給別人看(機密),就在場上比出勝負,才是取得贊助經費重點啊
如果你是要腳踏車車架的測試標準,或是組裝完成的整車測試,規範都有要求的標準,而台灣各車廠都會依規範來做測試;如同你以上說的,廠商目前也沒有把他們的車架測試數據公佈出來,但是至少有給你保固期限了吧,只是廠商抓保固標準,是用一個耐疲勞和壽命測試;一般人能在正常使用下,能在保固期限內把車架給操壞,那可真是超人了
最後,我不是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我沒有為他們說話,只是各家廠商有各家的機密,可公開的資料廠商一定會公開,因為這才能吸引買家的興趣;其他不公開的資料就是廠商的機密資料了;就如同變速器也有分級,你自己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了;有關規範方面的資料,上網查也可以找的到了
------------------------------------------
再補足回答版主在第七樓的問題,二萬元的腳踏車,是最終通路的賣價,如果是組裝廠的出廠價格,可能一萬元都不到,而且二萬元的車也不是比賽級的,作一次風洞測試要多少錢你知道嗎;許多參加國際性比賽的車隊,都有車手自己的專用客製車,也沒有所有車隊的財力能負擔這種測試呀;一個風洞實驗室,包一天的費用要多少,有空去孤狗一下吧,一輛比賽級的車子,要經過多少次的風洞測試和修正,才能上場比賽的;十來萬的可樂果也沒有做這種測試了;那你現在還會覺得你二萬元的車,廠商有必要做風洞測試,再公佈風阻系數了嗎
xingwong wrote:
我這裡有一份測試...(恕刪)
車廠不願公佈,消費者卻很想知道,於是就讓媒體雜誌自己想出了一堆測試來滿足消費者,英國what car雜誌都幫汽車做0~60mph的秒數測試,引起全球各汽車雜誌都做0~100km/H的測試,這個測試根本不統一,溫度路面時間每次都不同,加的油也不知道滿不滿,駕駛人也不一樣重,其實根本不客觀不準,但是讀者卻比較得很爽,最後搞到很多車廠不得不公佈官方數據,以免吃虧.
如果你讀過台灣的汽車雜誌媒體,大評比單元還有噪音測試,煞停距離測試...等等,都是很粗糙的,但是值得參考,因為那資訊有媒體價值存在.
我想的以定功率馬達(例如40瓦)驅動大盤,來得到尾速,甚至可標示出每檔的尾速來佔版面,這個比風洞測試便宜,又具有媒體與消費者的報導價值存在.
早期1940年代以前,汽車也沒有在標示馬力,但是現在沒有一部汽車不標示馬力了,甚至不少車已經標示它的0~100加速成績,這就是媒體意識與消費者要逼著車廠去做.
我這篇,車廠不願公佈,就是希望寫給媒體雜誌社看的,包括這裡mobile01腳踏車版編輯啦.車廠不公佈,我們就自己測,我覺得以定功率馬達(例如40瓦)驅動大盤,來得到尾速,滑行距離測試,光是這2項,就會引起很多消費者購買時參考了!不需要真的進風洞的
被操弄人性OK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