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偶粉在意別人想要試騎看看性能如何!
主要原因素怕漏餡啦!




agi_cora wrote:
在車店幫忙招待的時間久,覺得不合宜的動作有下:
1.每台車都狂按煞車。
2.戳座墊試軟硬。
3.每台車都抬一下試重量(明明只要買登山車,沒事去抬公路車是在幹什麼)。
4.看到有裝配件的車子,管你是要交車還是來維修,每個東西都要試一下開關。
5.握手把的軟硬度。
6.彈車子試材質。(用摸的試溫度就知道了!)
7.至於許多騎賣場車又不保養的人,你跟他說再多都沒用。連個打氣筒也不想買。
一進店裡就說幫我看一下,是沒風還是破胎。
8.嫌車貴。又說那裡是幾折,又有送什麼。你不會自己去那間店買。
...(恕刪)
agi_cora wrote:
在車店幫忙招待的時間久,覺得不合宜的動作有下:
1.每台車都狂按煞車。
2.戳座墊試軟硬。
3.每台車都抬一下試重量(明明只要買登山車,沒事去抬公路車是在幹什麼)。
4.看到有裝配件的車子,管你是要交車還是來維修,每個東西都要試一下開關。
5.握手把的軟硬度。
6.彈車子試材質。(用摸的試溫度就知道了!)
7.至於許多騎賣場車又不保養的人,你跟他說再多都沒用。連個打氣筒也不想買。
一進店裡就說幫我看一下,是沒風還是破胎。
8.嫌車貴。又說那裡是幾折,又有送什麼。你不會自己去那間店買。
victor19 wrote:
假設”我今天想要買車,
我就在網路上作足功課後,騎著不太需要保養但上街買東西很好用的賣場車去車行,輪胎好像沒風,走進店裡就先去買打氣筒充氣,因為老闆坐在旁邊跟車友喝茶,就自己先到處看看,為了保持禮貌我一直都把手放在身後賞車,用看的我想我就知道我要什麼了。
我用看的就知道這一台車煞車的多利,完全符合我想像的手感。
而且旁邊掛的一個座墊看起來就很Q,不穿車褲騎久了也不會不舒服。
我喜歡的那台車烤漆很漂亮,標示寫著10點多公斤,嗯~可能跟五塊磚塊差不多重。
手把的軟硬度看起來也剛剛好,設計看起來也符合人體工學,不戴手套騎車應該也不會痛。
有人說用摸的就知道車子的溫度,但是為了保持禮貌,我乾脆想盡辦法借一台紅外線顯影感溫器測車溫,連車子都不用碰到!
最後我看上一台車,上面標價20萬,於是我就掏出20萬或刷卡二話不說直接把車訂了。
走出店門口‧‧‧發現我的輪胎是破胎,不是沒風‧‧‧